大房子or小房子


    上一次去深圳的市场考察是在四年前,也许是看的项目多是豪宅,所以当时对户型没有太多的感触。这一次到东莞,因为重点观注了产品,特别是户型格局和面积,加上两地市场本来就有所区别,所以对南方的产品尺度感触颇深。
    一套二居室,建筑面积可以做到75平方米左右,这样的房子在北京几乎是见不到的或者即使有,用起来也感觉不太舒服。曾经做的项目二居室的面积是85平米,设计上已经颇花了心思的。不过在当地看了几个项目之后就明白了个中原因,两地的尺度要求完全不同,比如我们的客厅面宽基本要在4.2米以上,主卧室面宽在3.6米以上,在东莞大多数紧凑的二居、三居房都比我们的房间小了一号。特别是卫生间,一般都不超过3平米,对我们来说,这样的卫生间往往很难接受。
    与北方不同的是,虽然房间尺度很小,由于南方对日照的要求不高,点式塔板结合的楼型也普遍被采用和接受,东西向的房间很常见。这样的楼型提供了更多的采光面,使卫生间都能有较大面积的采光和通风面,虽然尺度小,但感觉使用上也会比较舒适。
    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如今房地产产品已经日臻成熟,这样的尺度显然是经过了当地市场的检验,被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的。这又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人们对产品的不同偏好,这是需要我们这些营销者关注的。很显然,与北方人相比,南方更重视经济实惠,需要所花的每一分钱都能得到实际效能回报。
    这也不禁让我想起了当年富力城推出的第一期产品,就因为尺度太小而被我和家人放弃了。在北京我们很容易就接受180平米甚至220平米的三居室,但在东莞,相信这样的户型在市场上可能会受到较大的阻力。
    站在东江边的一个项目样板房里,我们同行的几个人被这个项目的环境吸引着,92平方米的三居,窗前是一片开阔的江面。想像着退休后的某个冬日,呆在这样的房间里回忆过往,那也不失为一种很惬意的生活。其实大尺度的房间更多的是为孩子准备的,如今我住的房子虽然前后临街十分喧闹,但仍让我不能放弃,原因很简单,这套房子比较大,孩子在里面跑的开,可以骑脚踏车在房间里兜圈子,里面有很多可以供她活动的天地。当然如果是座大别墅也不错,但那又远离了城市和人群,也不是理想的。
    相反,婆婆住的房子虽然面积还没有我们这个大,但他们依然觉得不满意,收拾那套房子让他们感觉太累了,与其给他们那套三居,还不如住在原来那套一居室的房子里。
    70/90政策出台以后,市场上就出现了很多“合拼”的户型,对此我一直有些奇怪,为什么不保留完整的两套房而一定要把好好的房子七改八改的拼合成一套需要两个产权证的房子呢?除了可以把厨房改成书房,似乎并没有增加太多的使用性吧。其实以个人的感受而言,如果是两套挨在一起的房子,一套自己住一套给老人,甚至将来成为投资房出租出去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吗?
    如果说超大的尺度满足的是北方人豪迈的性格和面子的要求,那么在南方,大尺度的房子该怎么既满足豪奢的面子要求,又能经济实用,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