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什么信息能使房价下跌


新政百日,大家都在谈论一个结果问题。但因为人多嘴杂,如想各方都满意的话,自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本人以为,在看待“新政百日”问题上,只能拿“国10条”的内容来衡量。也就是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而从市场百日情况来看,“房价过快…”问题应该解决了。

 

调控多了只能使人更聪明,也会越来越贪婪。一方面是用聪明办法“扛”,而另一面则贪婪着“房价下跌”到“合理价位”(事实上合理价位是不存在的)。或更贪婪地认为“人人可有房住”?聪明也好、贪婪也罢。凡事都不能凭想象,就说目前房价吧,有那一条信息足以让其真正下跌的?我的看法是没有!

 

所以新政百日,由于聪明和贪婪的缘故,呈现给大家最多只能是“零成交”现象越来越多。而在这过程中,到时有些事情恰越来越清晰。比如被认为能使房价大幅下降的“房产税”问题,在是是非非辩明后,目前看来一时根本无法开征。这无疑属特大利好,首先股市如期反弹了。而对于楼市的投资客来说,一棵悬着的心终于可回到正常的位置上了。所以北京方面“二手房”被曝试探性的小幅反弹。

 

其实在被传的沸沸扬扬“税”的问题,在确认了一时无法开征的情况下,加上官方表述“调控政策又没第二波”。说明政策调控又回到了起始点,所有的一切还是围绕“国10条”进行。这无疑仍然是开发商该“扛”的还会继续“扛”着,零成交现象该发生的还会继续发生。楼市仍将在僵局之中。

楼市僵局要打破?这是官方所希望的,但问题如何来打破?这是需考虑的。但似乎有人有招了:把调控“进行到底”。何意需进行到底?就是用政策逼死开发商,可是否想过这种阴招政府会做吗?当然或许可以认为,开发商“扛房价”已有3个月了,该是粮尽弹绝的时候了,所以有人极力鼓吹调控要挺住?但事实上究竟谁会挺不住呢?

 

近来有一些信息还是值得思考的:一是央企大手笔拿地!按常理在调控政策要“进行到底”声中,个人以为目前是不该拿地的。但事实拿了,而且属大手笔。所以猜想之“既解决了地方财政困难,又顺便做了一个广告“地是死的,人是活的”。”旨在带个头,引导别的企业共同参与,从而保证“投资”拉动经济。二是诸如“今年保障房问题属考核干部的指标,又频曝的地方债务问题。”,所以这一些说明未来挺不住应该先是地方政府。而又是这一些信息,也足使开发商们更有信心继续“扛”下去!

 

调控要进行到底,这种看似信心满满的高调,恰恰证明了其心态的扭曲和无计可施的表现。所以在理曲词穷的情况下,只能凭“文革遗风”叫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