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了三天,感悟十年!身体的注意力与心灵的注意力往往是一致的,每当感觉身体极度疲惫,心力憔悴时,于生理于心理都应给自己放个假。因感知的差异,产出异样的感觉,映出不同的情绪,导致不同的行为趋向。习惯成自然,周而复始地诠释着“习惯导出行为,行为带出感觉,感觉产生情绪”。
然则,每一个小小的习惯都在时时决定着自己的处事方式,如何获得良好的情绪?
首先,管理习惯。
无论起居饮食,还是接人待物,应保持已有的良好习惯,改善不良习惯,不断尝试新的良好做法,从一点一滴做起,“JUST DO IT”,持之以恒,决不坐等奇迹出现。
良好的情绪是从点点滴滴的良好行为中积累而得。
其次,学会感恩。
换位思考,逆向思维。不断否定自我,学会感恩。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们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们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们激发了你的斗志;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们教会了你自立;感激一切使你坚强的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第三, 积极乐观。
行动与情绪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做出自信的样子,你便会自信;做出宽容的表情,你便会得到宽容的心态;献出面部微笑,便给他人愉快的心情。多为别人着想,多帮助别人, 每一个良好的行动都必然会进一步强化行动者内在的良好动机。
与人为善,助人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