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被性骚扰挺不爽,但被噪音骚扰不比那好过多少。社会上广泛散布地铁里搞女士车厢以防性骚扰,其实在长途列车上搞个亲子车厢也挺有必要,让所有带孩子的妇女或家庭们欢聚一车厢,让他们尽情地吵尽情地哭尽情地闹尽情地欢笑吧。
我最近出行就惨遭噪音骚扰。
8点半,车从北京南出发时,旁边一带孩子的俩青岛女人之一要和我换个位置。说,不换位置的话你估计要被我们孩子吵着了。我说你这话算威胁吗。她说不是。我不想放弃专门挑来的靠窗位置,打量一眼她要我换去的另一卡座,也是一大家子带了两个孩子。换了,肯定是屎窝挪进尿窝。就没就范。毕竟这俩女的总比那六口人要少。
后来,几个小时的旅途证明,即使我换去了别的座位也将被吵一路。那一大家子把两个孩子供在小桌板上,一起欣赏着逗弄着谈笑着满足着幸福着享受着。那节车厢真是天晓得,怎么有那么多带孩子的家庭出游!还都是2、3岁到6、7岁的惹厌年龄。有的哭,有的叫,有的吵,有的笑,有的砰砰来回跑,有的不停吃喝撒垃圾。兼之还夹杂着无数伙儿叽叽喳喳的学生。男女学生在一起笑点一向很低,随便一句废话傻话无聊话都能让他们乐得嘎嘎的。
中国人,你是知道的,很少有人会为妨碍别人而抱歉。就像养宠物狗的人以为路人都喜欢狗一样,带孩子的女人也大多想当然所有人都疼爱她孩子。
我对面的俩青岛女人,或曰青岛籍的新北京人,一路上不停地夸张地逗弄孩子,一会儿说,马上到姥姥家了,看大海坐轮渡。一会儿问要不要喝点沃特,我靠,还拽英语。一会儿讲小兔子小鸭子,一会儿诱导他要不要拉点臭臭。翻腾了一路,长达6个小时的旅程不给周围人一点瞌睡的机会。
她们的声音,是那种孟广美似的懒懒的嗲声女中音,虽然有女人味但因为是噪音也让人烦不胜烦。倒不是她们的孩子闹我,分明是她们在闹我。就像一对女同性恋向公众高调地秀出她们对所抱养孩子的真爱?
我本来很乐意享受火车旅行,只要是短途能不飞机就坚决不飞机。我觉得一个人静静地旅行其实是很惬意的独处时光,还好工作给了我好多这样的机会,大多数的特快和动车都以公务出差者居多,车厢都非常安静。这一次撞上了暑假就成了这个样子。
事实上,搞个亲子车厢是很具操作性的。指定某节车厢在售票系统内注明,有带孩子的和喜欢孩子的,都可以自愿买那一节。那一节车厢呢,要搞点吸引人的小礼物啊玩具啊零食之类的,吸引带孩子家庭乐于去享受那些便利。
当然了,这个想法,在服务粗糙公民意识蒙昧的国度也只是个想法而已,基本等同于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