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so在最近的一篇博文《三言二拍:创新者的杀手?》中写道: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搜索过腾讯公司的专利,腾讯一家的专利申请数量,可能远远超过国内其他互联网公司的总和。你可以亲自来比较一下,试试把“腾讯”替换成任何其他互联网公司的名字。顺便再比较一下Google、Yahoo、Amazon,腾讯也一点都不逊色。
这个以数量来论创新的提法,并不很妥当,也可以说这是中国多数人对专利的理解。
专利只是有钱人的游戏,看到腾讯数千专利,大多数并非什么有价值的专利,不过是一种商业竞争手段罢了。有创新的,有时候也不一定非得表现在专利上。很多顶尖学者的论文,早早地公开了,永远不可能成为专利,而是用自己的创新,推动了一个产业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但不能以专利多寡来论。以腾讯的财力,它任何一个产品,都可以找到一个方向,去申请“所谓的专利”,只要绕过别人已有的专利权利要求就可。以专利数来判断腾讯就是比国内其他公司更有创新,就跟黑社会数马仔个数一样可笑。
专利并不能光看数量,还得看质量。显然看所搜索到的腾讯专利第一页所见,多数集中在输入法,软件安装方法,媒体播放器等领域。每一项专利,实际上都是在尝试绕过别人的专利而玩的商业竞争的手段。这样的每一个专利,和创新无关,和竞争有关。
腾讯的每一款产品,都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做的抄袭。不管抄袭的效果好坏,他最终还是抄袭。从抄袭ICQ成立OICQ伊始,就注定腾讯只能在这种发展轨迹上发展。他之所以发展成为中国最大全球老三的互联网公司,跟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有关。中国全球最大互联网用户市场,腾讯又是IM这个稳定商业链条上最大的市场份额,垄断了全国用户的IM。即使从低龄低端开始占领市场,但每一个低龄和低端的互联网用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总归要成长,总归要跟不低端的用户沟通交互。腾讯有市场用户推动,自然有抄袭并踩死别人的机会。
中国互联网一贯就是从抄袭起来的,不独独腾讯一家。无耻的腾讯,打死的是小抄袭鬼,但靠抄袭想成永远的霸主,显然是太过乐观。google之打败yahoo,苹果之施压微软,应该是腾讯引以为戒的案例。(keenkang 100725)
腾讯低劣专利只有数量没有创新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