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昨天看《倚天屠龙记》,我跟女儿说我喜欢邓超。女儿说:“谁不喜欢邓超?!我们同学都喜欢他!”
想当年看苏有朋版时候我也喜欢过苏有朋。
这足以说明喜欢和爱一样都是阶段性的,而且往往是有了新人忘旧人。
二、
金庸一支笔,养活了多少个影视公司、捧红了多少演员!
到目前为止《倚天屠龙记》共有10版。电视剧有郑少秋版、刘德凯版、梁朝伟版、马景涛版、吴启华版、苏有朋版、邓超版。电影有1961年粤语片张瑛版、1978年邵氏出品尔冬升版、1993年王晶导演李连杰版。
你几乎很难说哪个版本最好。但是有一点是必须遵循的,那就是拍金庸剧要尽量忠实于原著。哪个导演耍小聪明,胡乱改动情节以及人物性格,必成败笔。
三、
众所周知,张纪中拍片喜欢玩画面,机位不是从高处,就是从低处,不是从细微处,就是从更远处,这个窍门已经快被他玩熟用烂。包括从后面打光、吹风,弄得演员衣袂飘飘。所以还算好看。尽管这版瑕疵很多。
四、
多年前我曾写过两个小短品《张无忌》,被人转骂很多。而且第一个转帖的人有意把我这两段结尾都删了去,也不知所图何来。结果江湖上都是赵丽华删节版的《张无忌》。
原版在这里:
张无忌
(一)
张无忌
和他太师父
张三丰
学过一些
太极功夫
接着练会九阳真经
和乾坤大挪移
他研习圣火令上的武功
用了一天一夜
后来他又得到了
武穆遗书和九阴真经
他就拱手
送给徐达了
(二)
张无忌和赵敏接吻
赵敏把张无忌的嘴唇
给咬破了
有关这一吻
电视上处理的比较草率
原著上描写的过于简单
后来张无忌承认
他对周芷若是敬重
对小昭是怜惜
对殷离是感激
对赵敏才是铭心刻骨的爱
这个结论尽管有些
概念化了
但也肯定与那次接吻有关
第一段揭示张无忌的性格以及某些人生规律。张无忌本色、简单、天然,无功利市侩,学哪种绝世武功都不是很刻意,几乎都是无意为之,却恰有大成。别人对这些武功孜孜以求、殚精竭虑,甚至搭上性命,却学不到一成两成。身怀绝技,却不轻易施展,不到万不得已,从不出手现身,这也是张无忌的性格特点。这些特点恰好是我极其喜欢的。包括他参透任何绝学之迅速、之轻易、之转手他人之无所谓,都令我心有戚戚、感同身受。
第二段说的是张无忌的爱情。其实张无忌的困惑就是金庸的困惑,他一直在自己作品中探讨众美之中哪个更美,这里涉及到选择和取舍的标准以及难度。是小昭、是殷离、是周芷若、是赵敏,众美之中各有所长,各有特点,轻易取舍,总留遗憾。这个问题甚至是所有男人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直到金庸的收山之作《鹿鼎记》时,金庸才算真想明白,于是假韦小宝之身,众美皆收,再无遗憾。
五、
总有人问我为何我能写妙手文章而诗歌却写的那么简单以至于屡遭诟病?其实诗歌就是简单的。我思考的越多,我落笔的越少。其实越简单的东西越是难写。繁密谨严是一切艺术之初级阶段,越到后来,越简远恣肆。所谓大道至简,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