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次节目才2周时间,盘面的变化引人瞩目。两周前7月7日大盘刚刚从2300多点的位置犹犹豫豫的爬起来,当时的节目时间里我们提醒大家留意5条线索:1、 市场利率水平的突降。2、 国家队入市的身影。3、 大股东、管理层的增持潮。4、 调控政策打压下房地产行业的异动。5、 权威媒体舆论导向的变化。根据这些线索,我们坚持认为当时市场正处于左侧建仓区。
两周后大盘已经4连阳站在2500点之上,今天盘中更是触摸到了2553点位置。而这样一番成绩主要是在前天和昨天两天时间完成的,两天时间里多方集中火力猛力上攻,两天时间把百余点抛在身后,两天时间里每天都带给市场“9、1”普涨的惊喜。这种几乎满堂红的局面大家不是没有见过,但是连续两天的普涨格局那还是少见的。
这两天的行情让人反省,告诉我们要靠判断大盘见顶见底的确切时间是不靠谱的,而根据一般规律,一年中往往关键的、系统性的建仓时间段还不到20%;很多投资者(包括机构)正是因为按照自己对大盘的顶底判断来进行操作,才会每每错过底部建仓期,才会赶不上指数的涨幅。因此比较合适的策略是1、通过对资金面、系统风险和潜在收益的分析,通过仓位的控制来调整风险大小,多数时间不会采取极端的满仓或空仓策略;2、跑赢大盘靠的则是个股的精选。
从盘面的板块变化来看,昨天市场是大小盘并驾齐驱,热闹的场面让人看不出个所以然来。不过我昨天在内部的论坛里分析说,如果一定要在满眼红色的市场里去分析市场格局的特点,那么
1、“要么大,要么小,中不溜求的最低调”。大盘股估值多数到位,中小板拉抬更灵活,唯独盘子不大不小的品种,似乎除了重组题材能让他放光之外,否则不容易受到资金的特别青睐。
2、 中小企业虽然昨天拉动指数的强度比沪深300略逊一筹,但是考虑到其成员的权重,实际上他们的表现应该说相当不错,才能达到和沪深300势均力敌的强度。而且前期市场对于中小品种估值太高的呼声已经很高,在这种情况下仍能达到这种强度,也反映出市场的部分资金(即便不是机构的超级资金,至少也是实力雄厚的大户资金甚至部分中户资金)摩拳擦掌正在他们熟悉的领域里准备再发一次力。今天我们看到中小企业板块成为两市最强势的品种了,以他们的体量取得这样的强度更是凸显这部分资金做多的力量。
上市公司的中报、基金公司的中报,都在陆续公布中,相当一部分被基金秘密重仓的中小股正在逐渐浮出水面,朋友们可以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探寻基金对这些迷你品种重仓持有的根源,到底是高成长、垄断优势、注资预期抑或是其他,为建仓提供素材。
今天,大盘在大涨2天后有些滞涨的迹象,领涨板块房地产今天也走的低迷,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马首似乎低垂下来了,指数也渐渐逼近60日均线和5、6月份箱体的上端,此时此刻很多前期空仓或轻仓的投资者陷入两难境地:追还是不追?一些小有盈利的投资者也觉得纠结:跑还是不跑?到底多少仓位才合适?
重新审视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市场利率水平的变化等因素,布衣觉得目前仍是今年一年内比较好的操作阶段,中报行业、区域主题、并购重组题材都能继续挖掘。
附:
跟踪一下今年上半年表现出色的明星基金,我们看到嘉实主题基金在2季度的仓位从60.30%降低到30.25%,基金经理认为随着二次去库存及经济趋势的逐渐下降,市场会继续创出新低,策略上先空,後再关注于阶段性反弹;华商盛世成长股票型基金持股比例从一季度末81.76%降到2季度末68.21%,基金经理认为政策退出的影响目前仍看不清,仍将是低位震荡,重心下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