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基尼系数高达0.47的今天,若按联合国规定的每天人均生活费1美元为标准计算,世界银行估计我国的贫困人口还有1.5亿!此时奢谈财富的橄榄形结构似乎言之过早,但我们的媒体和预言家们已经在畅谈10年内中国的中产阶级要达到7亿了。
这样的目标能实现吗?我的看法是,既能!也不能!如果党和政府的政策对头,能够正确处理好、平衡好、维护好政府、企业、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让国民真正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如果国家的经济发展一帆风顺,政治改革顺利推进,社会运行平稳有序;如果国民创业致富、强国兴邦的热情能够化作行动、成为潮流、取得成功,这个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但如果反过来,这个宏伟目标就只能是个美丽的梦幻了。
因此,在未来的10年内,能否大量涌现中产阶级,主要看三大关键点:
一是政府的政策措施是否到位
政府能否真正实现精简高效。要建立扁平型政府架构,合并重复的机构,裁减多余的冗员,大幅度降低政府财政开支,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国民福利等方面来,还要完善公务员聘用、考核、晋升、辞退制度,使政府部门真正做到精简高效、规范运行。
政府能否给企业和国民让利。国家的财富蛋糕如何分,直接影响投资者及劳动者参与做大财富蛋糕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实际效果。应该合理分配财富蛋糕,在保障国家利益的同时,使投资者能够获得应有回报,劳动者能够取得相应报酬,国家、企业和个人各得其所,各方的利益得到保障,才能激发大家创业致富、强国兴邦的热情。
政府的服务和保障是否完善。要建立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使国民能享受均等、公平、完善的公共服务,能够获得起码的养老、医疗、劳动保障和残障、贫困、失业救助。
二是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
经济发展能否一帆风顺。如果国家经济建设能够按照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地方政府各年度计划组织实施,金融监管、市场监管、经济调控能够及时有效,使国民经济运行能够规避各种风险,避免出现大的波动和反复,也没有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干扰,那么,中产阶级大量出现就有了牢固的经济基础。
政治改革能否顺利推进。政治与经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经济改革要顺利推进,政治改革必须同步,使两者相互适应、共同推进。否则,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国家就无法健康、平衡地运行。
社会运行能否平稳有序。政治和经济改革决定社会运行的质量,反过来,社会运行的状况也会直接影响经济政治改革的进程及效果。因此,要坚持公平正义,化解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不断提升社会运行的质量,为顺利推进政治经济改革提供前提和保障。
三是国民有否创业致富的环境氛围
要提供宽松的金融税收政策和营商环境。主要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适度减免税费,简化审批和办证手续,强化金融服务,鼓励自主创新,优化公共服务。这是国民创业致富成败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创业者融资难易、成本高低及经营能否持续,是激发国民创业创富热情和行动的重要推手。
要形成自由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拥有自由买卖、运行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前提和保证。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交易规则,营造公平竞争的氛围,规范各种经济行为,切实保护各类经济行为人的利益。
要改善经济结构。国家必须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使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外贸结构趋于合理,投资、出口、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最优比例,做到投资拉动、消费主导、出口辅助,三者共同作用、相互促进。
要培养大量较高素质的管理者和劳动者。管理者和劳动者的素质高低,决定了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政府必须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从基础教育抓起,强化职业教育,优化高等教育,重视专才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满足政治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对各种人才的需求。
要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以立法保护、行政保护、司法保护、知识产权集体管理组织保护、知识产权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自我救济、舆论导向保护等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打击各种盗版、侵权、模仿、假冒行为,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
中产阶级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社会运行到某个阶段就自然水到渠成大量涌现的,更不是靠吹牛拍胸口就能产生的,需要政府、企业和国民的不懈努力,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合理进行利益分配,共享人类发展建设的丰硕成果,才能实现在2020年中产阶级达到7亿人、形成橄榄形财富结构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