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史上最牛作弊”当从“花钱买证”机制上刨根 刘效仁
北京市教委已成立调查组对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中国人民银行电化教育中心教学点,数百名学生集体作弊展开调查,称一经查实,将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11日,记者暗该发现,该考点不仅监考老师熟视无睹,连考官都站在门中“放哨”防巡考。对此,北广电大学负责人表示,此事为该校有史以来最大舞弊事件。其实,电校考试大规模作弊事件这些年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就连考生也认为,上电大是花钱买证,平时不上课考试靠“小抄”。更有网友称电大文凭,“垃圾垃圾真垃圾!”电大早就成了“花钱买证”机构,失去了成人教育考试的功能,还当从机制体制省察( 2010-07-12 、11 新京报)
我是1980年代江苏第一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生。那时,本人还在部队服役,报考的是南京师范学院汉语文学专业。我感触最深的是考题的难度和考纪的严格。如,古汉语,古代文学史,都是上中下三本教科书,考卷多达24个页面。虽然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两门课都仅拿到六十几分。由于考题难,更多的考友要连考几次才侥幸过关。但几年间,却未见过一人考场作弊。由于下了苦功,最终成为江苏省首届专科、本科自考毕业生。本科毕业时,论文指导 老师就是现今鼎鼎大名的 何文康 教授。
这种严肃的考风可以说一直延续至今,近几年虽时有作弊行为的发生,仍然是少数个案。相比电大的教学和考试显,然要清明得多。早几年就风闻他们一年为数不多的集中面授,其实就是提前布置考题,名其曰划分学习重点,正如此次北电大发的“题库”。后来有幸与某地电教一帮人有过接触,才对其报名、专业设置、教师资质、教学过程及考核发证程序有了较细致的了解。其中最令我不解的正是学藉管理之乱,教学之无章法,考试之集体作弊。当然有一条就是报名费、书本费、教学费、考试费等一干费用一分也不能少。
事实上,电大的分支机构甚多,不仅每一个县区都有分校,一些大的国有企业也有所谓的教学点。其实就是与电大携手办的“联大”。一手交钱一手交文凭,两厢情愿,尽管早就达成了默契,可仍有一些考生不把电大面授当“干粮”,结果到了“考试”的临门一脚,作为主办者也不能食其言,不得不在帮助考生作弊上下功夫。不过,大部分考生抄够80分是没有问题的,60分就能过,甚至有的考生都说抄那么高干嘛,60分万岁。北电大考试通过率去年达89%。
电大似乎独立于教育管理机制之外,教材系统并非像成人自考用的是高等教育统编教村。其机构分支太滥,也失于监管。北电大在全市各区县、各系统及部分中央在京单位设有50多个分校(工作站)。其运作机制系自收自支的事业性单位,收钱成了教学考试的起点和终点。为了团体利益,不得不降低入学门槛,不得不降低教学难度,不得不放松考试纪律,以提高毕业率。北京此次考前老师就给考生发“题库”,“根据专业不同,数量不等,一般50至80道题,考卷里的题文档里100%都有”。当然是收钱的,每份三十元。连某监考官都说:说白了就是买文凭,平时上课到课率不到20%,有时连5%都不到。
如果想混个文凭,大可以乐在其中,悠哉游哉。可想要真才实学,就未免大呼上当。有考生直言,来电大后才知道上当了,这种教育根本就是花钱买证,每学期交2000多块钱,平时不用上课,考试拿上“小抄”,老师也不管,就过了。电大教学与考试可以说从里到外都“腐烂”了,小修小补已无济于事,理当让其谢幕,退出历史为好。
http://news.bjnews.com.cn/2010/0711/81441.shtml
http://news.163.com/10/ 0712/03/6 BC 3C 3LO 0001122A .html
通联:刘效仁,安徽省砀山县道北东路45号,235300,05578095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