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电视机刚在大城市普及的时候,很多男人们以熬夜看世界杯为荣,第二天如果谁没吹嘘看过球,就像某些地区的男人不会喝酒一样,很难融入集体。不过,在赛事的报道如此丰富到位的今天,还要那么痴迷到半夜里牺牲睡眠爬起来看球,似乎也是很难令人理解的。我也好歹曾经算一个球迷,但就一己之言,窃以为真正喜欢看球的人,是不在乎是否看直播的,只有玩赌球的人,或者瞎起哄凑热闹的人,才会眼巴巴地半夜守着电视看完全程直播。
尤其是我身边的几个自封的女性球迷,天天半夜看球,天天上班要扯几句足球。但是我问她们一些球迷该知道的常识性问题,比如:某边路助攻著称的队伍由谁主打两翼、某超热的球星最新效力哪个俱乐部、某国家队的现任主教练是谁等等,她们都答不上来。问急了,她们吼道:老娘就是喜欢球星长得帅,可以吗?!于是再问她们哪些球星算帅呢?一般大概率是回答意大利的球员,比如马尔蒂尼之类。而这类球星在男性记者的笔下,曾经是上了“十大丑陋球星”、“十大野兽球星”排行榜的。所以,如果褊狭地揣测,女人们对球星的审美,也是持起哄态度的。
“起哄经济”其实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典型例子就是炒股票。全国一亿多个账户,背后至少有三千万真实股民吧。如果这些人抱定买足球彩票的娱乐态度参与市场,倒是对社会的潜在危害较小。不过其中大部分人,动辄“价值投资”、“波浪大师”、“新能源专家”……这些半瓶子醋的民间股神们(当然也包括在机构里混饭吃的一些人)就类似那些半夜起来看球的人,投入巨大,嗓门响亮,心得寥寥,收获惨淡。
不要说我刻薄。试问那些民间技术高手,有几个知道MACD的计算公式?价值投资者,又有几个会看现金流量表,懂得基本的会计制度和税法?新能源、新材料专家们,几个真正有那个行业的背景,具备些基本的理工科知识?如果这些都不知道,还要硬说自己懂股票,硬要把一大把家当都投入股市,那正如不认识球星不懂足球规则,却硬要半夜里爬起来看球的人,只能说他们为“起哄经济”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世界杯和起哄经济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