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首先来关注将于本月7、8、9号举行的高考:
南京今年有3.7万人参加高考   A10  (冯)
《扬子晚报》说,目前全市32个考点已经准备就绪。考生可于后天(6月6日)下午4点后,去看自己的考场,熟悉考点环境和周边道路交通情况。南京市招办提醒说,高考时,考生不要穿着金属饰物过多的服装,特别是要养成不携带手机等无线通讯工具的习惯,以免误带入考场被视为违规行为。
 
全省出动1.2万名警力护考  A10  (冯)
《扬子晚报》说,这些警力,主要用于保密室、考场及考生食宿点的安全检查,以及清理整顿各考点周边各类有可能影响到考试的场所和单位,比如建筑工地、农贸市场等。
 
《扬子晚报》还说,
高考三天全省可能有点热 A15 (冯)
报纸说,高考三天,全省大部分地区以多云为主,但与这几天相比明显要热一些,最高温度预计在30℃左右。请广大考生和家长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做好各种应急措施。
 
多数网友指望房价至少降三成 f22(杨)
《现代快报》说,最近,南京有地产网站发起了组团抄底活动。对于抄底最佳时机,有44%的网友认为:是今年年底,有近20%想等到明年再下手……那么,大家心里的底是多少呢?有近85%的网友认为房价至少要降30%,比如,江北7000-7500块/平方米,城东板块10000-12000 /平方米……
说到房价,销售量急剧萎缩,降价消息纷纷出来,不仅是身边的南京,全国也是,深圳和北京有四五万的房子降价将近一万……大家都觉得:房子会狠狠的降,开发商熬不住了,无非是降价的规模、程度、时间、地点而已?先看这条:
 
中国地方债已从4万亿上升到7万亿  危机一触即发    (冯)
《中华工商时报》说,近日,银监会称,在短短几个月内我国地方政府债已经从4万亿迅速飙升到7万亿,有专家预计这一数字,在2011年将达到10万亿。也就是说,很多地方政府的负债额将远远超过本级财政收入,面临着巨大风险。
都知道土地财政的疯狂和不可持续性,但是房地产和衍生行业占GDP比重太重!我们当然期待消费和制造业的丰厚利润取代不健康的土地财政,但是、这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吗?上半年,城市土地交易因为房产新政而锐减--这意味着啥?供给短缺会在一段时期后爆发,房地产市场可能再次疯狂。而且,土地财政暂时找不到接替者,经济持续和民生投入、比方倍增工资怎么搞?
有同志说,持有成本上升会遏制房价,这是当然!但好比本来涨100的现在被遏制成涨50。
 
刚才说到地方财政,看这个:
700多人1年花1.3亿,不差钱还是乱花钱?
新华每日电讯说,深圳市人大代表在1日的预算审计会议上,质疑深圳水务局1.3亿元的人员支出费用,为何比去年增加3千万元。深圳水务局长张绮文表示,支出增多包括工资、体检费、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等。目前该局在编人员700多名。
我国的公务员队伍越改越庞大,行政成本越改越高。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我国财政行政事业公用经费支出每年增加1000多亿元,2007年以来,该项经费支出已接近9000亿元。而一份比较久远的资料则显示:04年中国政府行政公务支出是美国政府的3倍。
 
 收入倍增计划条件已具备(A2  (杨)
《扬子晚报》说,人保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表示,我国GDP增速现在还保持8%以上的增速;此外,这些年,居民收入增长低于GDP等,使我国具备了国民收入倍增条件。他建议政府采取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让年均工资增长15%以上,五年左右人均收入翻一番。
 
有媒体(中新网)说:中央近期频提收入分配改革 方案年内可能出台(杨)
最近收入分配改革,又一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近几个月,江苏、上海、山西、重庆、浙江等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5月底,国务院通过工作意见,收入分配改革被列入工作重点……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在3.3倍,行业间差距最高达到了15倍……伴随着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社会问题也不断增多。
据说,中央收入分配方案今年内应该会出台……
不过,有分析指出,经济贫富差距的背后是社会力量的失衡,也就是说,掌握社会资源权力的大小决定了收入分配的多少,谁说了算,谁得的就多……所以,如果不在体制改革上下工夫,提高弱势群体的话语权,改革难有疗效。
 
空气变清新了,酸雨也下得少了 f7(杨)
《现代快报》说,昨天,2009年江苏省环境白皮书发布。白皮书所说的好消息主要有:和2008年相比,全省13个省辖市中有一半左右的城市,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的年均浓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南京、无锡和常州等7市酸雨发生率有所下降;目前太湖湖体综合营养指数下降了2.2,属于轻度富营养状态……不过,也有不好的消息: 无锡和盐城饮用水源地受溶解氧等影响,达标率低于100%;苏州市酸雨发生率达80.5%,比2008年上升15%……
 
明年度居民医保开始登记  F6  (冯)
《现代快报》说,登记工作将于今年12月25日结束。不过现在只是登记,缴费要等到10月份,因为明年度的缴费标准可能要调整,目前还没有正式确定。
此外:出生三个月内的宝宝参保缴费的,在缴费前发生的医疗费用,都可以事后补报销。
顺便说下该版上另一个关于居民医保的消息:
居民医保也可报销生育费了   F6
    凡符合享受生育费用报销待遇并已怀孕未分娩的居民,从6月1日起,可以到户口或居住地所在的街道劳动保障所进行生育登记。
 
探视病人今后要领探视牌 头版(杨)
《金陵晚报》说,昨天,省卫生厅下发了医院探视的管理规定,其中要求除了危重患者外,其他病患的探视时间只能是每天下午三点到晚上9点;每周只能被探视3到4次,每次持续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一位患者,每次最多只能有2人一起探视;探视前,需要登记、领取探视牌,凭牌探视……
说说发达国家,探视病人,整洁的病房,得体的探视者,护理是专业人士不是亲人……就连葬礼,死者的遗体血液被严格科学的处理,遗容竟然……是一种文明。
又是一个拍脑袋的规定。咱们的医院因为国情差别很大,乡镇医院和省会的三甲;民营医院和传统医院情况差别大了。很多医院还是一个屋里睡着病人和一堆家属,屎尿伺候着……如果医疗资源相对平衡,患者得到的服务相对平衡和尊严;患者亲友可以礼仪端庄、从容的探视而不必为端屎端尿操劳的时候,卫生厅的这个规定是科学而温情脉脉的。
关键是,咱们国民普遍享受文明的医疗服务那一刻什么时候?卫生部门应该为此而努力,而不是搞这种一刀切。
 
长江隧道里超速 最高罚2000元(B6
现代快报说,目前,南京长江隧道内24个监控探头已经全部安装到位,预计6月中旬启用,对超速、变道、闯禁区等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同时,由于夹江大桥设计不合理,导致江心洲许多骑车的居民上桥不便,政府相关部门也正在积极协调,争取尽早解决这一难题。
 
不过金陵晚报对这事又泼了冷水
江心洲大桥未设慢车道  葡萄出洲依旧难(C1
报纸说,建设方长江隧道公司表示,这是地理条件的限制,实在没有办法,通过一条桥梁的建设,解决所有出行工具的需求不现实,在目前的现实条件下,要进行改造,可能性不大,江心洲的葡萄需要出洲,这条人行道是走不通的路。
江心洲是南京主要的葡萄生产基地,也是当地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当地居民满心期待的大桥通了时,交通却更不方便了。这究竟是地理条件的限制,还是设计时没有以人为本、压根就没把江心洲居民考虑在内呢?难不成,小小的江心洲还得再建一座大桥,才能解决葡萄出洲问题?
 
社科院建议恢复五一黄金周 a14(杨)
《金陵晚报》说,中国社科院建议,政府在五一假日基础上,再增加两天法定假日。原因是,由于取消五一长假,十一和春节时,人更加拥挤。
 
天价食品:信任危机下的蛋
新华每日电讯说,济南市的里岔黑猪肉直营店,最便宜的猪肉是每公斤80元,里脊肉高达每公斤200元,不过仍旧供不应求。该店宣称它们的猪全部实行生态养殖,不给猪喂任何含有添加剂的饲料。而为让消费者放心 ,它们在养猪基地多角度安装了摄像头,消费者可以随时登录网站 ,观看养猪过程。
不少济南市民说:在这里买猪肉主要是给老人孩子吃,虽然不知道是否真像宣传得那么好,但价格高质量总会好一些。套用当下一句流行语,就是“俺买的不是食品,是信任”。
    这种高价食品绝不是个别现象:在北京、天津等许多大城市,8元一根的萝卜、300元一小袋的粗粮等天价食品也都纷纷走俏市场…… 
近年来,毒奶粉毒豇豆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一般食品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较富有的还能偶尔买点天价食品,自我心理安慰一下。希望相关部门能知耻而后勇,早日还我们一个安全食品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