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她所说的是实际情况,咨询公司确实都是“各执一以为天下式”的,没有自己的原创或者抄袭式的综合又怎能在咨询这个行业里生存呢?
今天看到几篇文章:零点袁岳从中国智业机构发展历程的角度提出中国咨询将在模型化的过程里产生研究型的咨询品牌,夸克王磊与至汇张戟则对本土咨询公司的问题进行了冷峻的分析,提出了“科学”与“价值”两大发展思路,强调咨询公司的价值观、方法理论、内部管理体系,张戟从咨询公司价值链运作价值链角度的观点则与我们在战略会议中提出的公司建设方向有共通之处;赞伯路长全从咨询公司个人价值转向公司品牌价值、土木方圆李晓平从咨询公司本身作为高风险投资的角度提出了发展中国咨询的观点。
总体而言,列位行业风云人物都潜藏着一个共同的预期:中国本土咨询将会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方法论并在服务本土客户的进程中产生如麦肯锡、波士顿、罗兰贝格等跨国管理咨询齐名的咨询品牌。
我觉得,中国智业机构包括领军人物必须先从包容、认同他人的智慧价值开始,建立中国本土咨询行业的“行业声誉”。这就是说,咨询行业应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不要百口是非、众口烁金。
这需要:1)咨询界的“腕儿”们都先把心静下来,不要以为只有自己才能救企业;2)要修正一下自己的“红眼病”,不要看到其他咨询公司的营业额就认为企业花冤枉钱买了一堆劣质报告;3)即使自己不想学习或了解其他咨询公司在思想、方法、经验上有什么长处,也管好自己的嘴不要妄加评论,埋头做自己就好。
文人相轻、深文周纳这些中国文化里最阴暗的东西,每个人都从自己开始修炼一下自己的德性,做人厚道一些!
这个行业是一个需要“尊重”胜过“金钱”的地方:不仅需要客户的尊重,也需要社会的尊重、员工的尊重、同行的尊重!
不要再用“忽悠”的标签贴在咨询行业人的身上,市场或者说客户包括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公允的道德与价值标准都可以最终形成对咨询这个行业里“劣币”的驱逐,而不是依赖于某种行业组织、媒体组织的“筛选”与“认证”,这样只会产生“学霸”,最终出现“很黄很暴力”的“艳照门”或“三聚氰胺门”,摧毁无辜大众的善良底线!
中国行业及市场具有全世界少有的大纵深、广品类,中国本土企业之数量则如森林如大海,岂是一鸟一勺所可独占独酌!
行业内的同行们大可放眼天空,各自飞翔,为中国企业的成功喝彩!为帮助了企业成功的智业机构喝彩!总结那些失败企业与失败职业合作的原因与经验以为未来及来者戒!如有机会则以“干父之蛊”的精神帮助企业重新崛起!
若此,则中国咨询行业真正的大发展与春天将与我们相遇!
作于2009年11月
博纳睿成 史贤龙
看了《第一营销》网上《第一智业》栏目里几家咨询公司负责人反思咨询行业的文章,有点感触。昨天去鼎鼐公司拜访了叶薇薇女士,就是HBDI在中国大陆的独家总代理机构的CEO,当我谈到咨询公司的从业人应有对交易比传统商业更多的超脱的时候,叶老师马上表示了反对,并认为咨询公司之间的互相学习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