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贺之州


天贺之州

 

    这是新一期贺州专刊的主题。本期的专刊将作为贺州的宣传资料随着广西的代表团远赴宝岛台湾。

 

    时间真快,转眼就是一年过去了。回过头翻看一下先前书写贺州的文字,幸福的笑容与那些快乐的回忆瞬间便浮现上来。此时像个拥着爱人甜美睡去的女子,那种感觉让人那样的舒服与欣慰。记得第一次出刊的时候,一下子很多电话涌进来,广东的、山东的、北京的、天津的......几乎各个地方突然冒出了很多很多贺州人,他们通过我的博客知道了《新规划新贺州》的存在,也想通过杂志了解着他们时刻惦念的家乡、通过每一页的文字思念着那里的山水与亲人。

 

    记得最近一次去贺州的时候有幸结识了一位古钱币收藏者。在他的收藏坊里,几乎收纳了所有与贺州有关的钱币和物品。攀谈间,他说他收藏的这些地方藏品的目的,期待升值倒是其次,主要是这些物品展现着贺州这座城市所经历的沧桑与繁荣,更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历史与现在。每当看着这些宝贝,他觉得骄傲与光荣。

 

    于是,我被那些外地的读者、被那位收藏爱好者、被这些骨髓里浸透了贺州情的贺州人所感动。

 

    突然语塞,不知该用何种语言形容此时的感受。如果是在一个满布灯光的舞台上,我会在台上深鞠一躬,感谢这座城市对我们的信任!感谢所有的人......

 


专刊封面

 

专刊页面


专刊页面


专刊页面


专刊页面

专刊页面


专刊页面


专刊页面

贺州未来地标性建筑:桂台客家国际大酒店

 

链接:贺州历史

 

    贺州历史底蕴深厚。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时期就在此设置贺县,三国时吴国黄武五年(公元226年)设置临贺县,隋朝改设贺州,迄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贺州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民族风情古老多姿,古朴奇异的民风民俗引人入胜。

 

    中原文化、百越文化、湘楚文化等多种文化在这里交汇,早在明清之际,这里就是桂湘粤三省(区)的商品集散地,特殊的历史文化造就了贺州众多的人文景观、名胜古迹。境内有国家级、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多处。较著名的有贺州市区的临贺古城、玉印浮山、方型客家围屋、文笔塔、千年桂花井;昭平县内的素有“梦境家园”之美称, 保存着目前全国最完整明清古建筑群的黄姚古镇,“广西省工委旧址”纪念馆,孙中山率师北伐途经昭平时的演讲台以及何香凝等一大批文化名人抗战期间在黄姚古镇的旧寓所;富川县内的素有“宋明清民居博物馆”之称的秀水状元村,以及明清时代的古城、风雨桥、瑞光塔等等。境内还出土有战国时期代表岭南文化的重点文物神兽麒尊。三是民族风情多姿多彩。瑶族的“盘王节”、“情人节”、“打油茶”、“长鼓舞”;壮族的“三月三”、“庙会”、“炮期”、“舞火猫”;苗族的“芦笙踏堂舞”等古朴奇异的民风民俗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