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语教与学的优选


                          手语教与学的优选
    药物冶疗无效的聋哑儿童,就需要有正确及时的幼儿园、小学特殊教育帮助。但现在这方面的帮助还存一些问题,需要优选改进。
大家都知道十哑九聋,也就是说可能十聋九不哑发音器官正常。若不便挽救听力,但很有可能教会看话说话识字的语言文字能力,因此聋儿特教首先的首要的就是致力于说话看话识字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一定要结合看说话的外部口形、唇喉形、面形变化图与口内的齿、舌、声带位置变化图教拼音,模仿发声与说话与有一定的看话(唇读)能力。同时看字形和拼音的声韵母手势和字形部件的手势和对照图,也就是同时学音形码汉字型手语,建立起说话、字形、汉字手语及手语图之间的条件反射联系。
既然需要练唇读看话和学拼音,就有一个拼音方式的优选问题,声韵母拼或西洋音素拼都不如我国古代的反切音节字母拼便用。中西方都有拉丁字母指式的拼音手语,若用于声韵母拼或西洋式的辅元音的音素字母拼的汉语拼音方案,最长的音节有6个字母(如SHUANG),可能一个字音要变换6次指式,目不暇接不便看明字音。还有很多同音字未区分,主要是字音手语而不是文字手语而用处很小。由于这些原因,汉语拼音方案之父的周有光先生主持设计的这套西洋式音素字母手语,没能取代会意手语的主流地位。因此一些教师想到了我国传统的声韵两拼,一手打声母,另一手打韵母,这同时摆明的两手便对方稳定的看明一个字音,克服了五六个音素字母指式频繁变换不便稳定看一个字音的西文手语共有的缺点,上世纪北京第四聋学校等实验相当成功。但也只是一种字音手语,字意语意仍不能明确,因众多同音字未能区分,仍不便作文字手语,没能使中国手语从粗略的会意型自然手语向精密的语言文字思维型手语方向前进一步。
西洋音素拼与中国声韵拼的另一个共同缺点是音母(声韵母、辅元音)多达57个,其中声母21个,韵母36个。声韵两拼时一手比另一手的负担多一倍多,易使手语者疲劳。三峡码(S码)根据揭示的已有各种中西手语的各自问题,和揭示的我国传统的反切拼音注音中潜藏的简式反切音节字母拼精华,提出了PL型汉字手语(普乐手语)法。S码揭示,一个汉字音可切分出用汉字表示的上下两个音来,反过来、从一个汉字音中切出来的两个字音(上下字、前后音字),只要快读就可拼出原来的那个字音,这就是用前后音字作音母的简式反切音节字母拼音法。如“炎言”音可切出“一安”两个字音来,反过来,只要前后音字“一安”快读就可拼出“烟眼炎言”音。因此注音可写为“烟,一安反”或“烟,一安切”。翻翻从唐宋的一些字书韵书到清代的《康熙字典》,就可看到“廉,力延切”之类注音。
“尖”可切成“几安”或“几烟”,“烟”又可切为“一安”,“偏”可切为“皮安”。因此用前后音字作音母比用声韵母或辅元音作音母更灵活方便,可以解决双拼音母(声韵母、前后音字之类)的前位音母(声母、前音字)与后位音母(后音字、韵母、元音)数量不均的单手疲劳问题。如“一I”是韵母或元音,声韵母两拼时“一I”只能作后位音母(后音字)。“皮”不是辅音,要由“皮”的辅音P与元音“一I”相拼。按这种声韵母或辅元音理论,不便把音母中的前位音母的声母增多与后位音母中的元音减少。而反切打破了这种束缚,可以把“一、皮”选成音母中的前位音母(前音字),就可减少后音字并增加前音字,使前后位音母数量比均衡。因此PL型码中的P型简拼音母是前后音字各24个,右手在胸前打前音字的手势,左手打后音字的手势,这同时摆明的两手便对方稳定的看明一个字音,且两手使用频度较均衡而不那么易一手疲劳。
音节字母拼更大的一个优点是,前后音字都是音节字母,是表示的单音节字音,前音字不只是表示辅音音素而是表示的辅元音都包含在内的单音节字字音,是音节字母而不辅音音素字母。而音素拼的汉语拼音方案把声母看成是西洋的辅音音素,要与元音相拼才能表示一个字音。如汉语拼音方案中声母“S思”中的S被看成是“思”字音的辅音音素字母,要和韵母“I衣”中的I的变读来兼任“思”音的元音(韵母),“四、思”字音要拼写为SI,要左右手分别打出声韵母S与I才能表示。而S码P型简拼中“S四”中的S是音节字母而不是音素字母,是表示的“四思”的单音节字音而不只是表示它的辅音音素,“四思”字的注音就是S而不需要另加元音音素字母来拼。只需胸前右手上伸四个指头表示这“四(或十)”音,而不需两只手来表示这音。并且24个前音字同音的上千字每字都可用一只手表示字音,另一只手去表示字形等。而汉语拼音方案与21个声母同音的上千字,每个都要两只手分别表示辅元音音素而腾不出手来区分同音字。
因此,香港中国语文学会《语文建设通讯》1995年9月号该刊主编胡百华先生的《切音的新进展和挑战》一文中说,简式反切是实用性最好的拼音法。
香港《语文建设通讯》1992年3月号上S码的《中西语音结构差别对语文的影响》一文,还揭示了西语是以单音节多音词与多音节词为主的语言,少有同音词。而汉语是以单音节单音词为骨干的语言,没有单音节多音词,凡单音节词必是单音节单音词,因此同音字多,如单音词的“问”的同音字数以十计。而英语ASK(问)是单音节三音词,有近似汉语“阿斯克”这样三个音,没有同音字。因此、同音字多的汉语宜用能区分开同音字的形声字为主,不可能像多音词为主的西文那样拼音为主。分词连写难以区分开汉语不该连写的众多单音字,因此汉字信息处理应以单音字为基础。1987年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汉字编码专委会年会中,S码交流了汉字是以单音节单音词为骨干等中西文论后,闭幕会上,专委会主任、新华社技术局高工郭冶方教授在总结报告中说,原拟提出汉字编码以词组为基础,现在看来该改提以单字为基础,词组为引导。
PL型码是在每字P型简拼音码后,按L型形码代码表加字的首尾部件代码区分同音字,使6千多常用字不同码。在腰前左右手打出字的首尾部件码手势的PL码手语,体现手语以单字为基础,也用进大量手语连打词作为引导,同时用进纯形码手语,音意手语、略语等来增强便用性。
从只有一页的PL码前后音字指式与部件代码及指式图表中,可以看出前后音字各24个中每个的手势,如前音字“一I”的手势是胸前右手上伸1号指式,就是上伸食指。与它同音的 “一乙已翼衣翳劓以异”等字上百个,可用加首尾部件码区分,还可用略码、形码、音意码等进一步简化区分。从L型代码表上可以看到部件及代码与手势,如:F(一丰纟)是腰前下伸5号指(五指)、Z(乙止虫)是横伸13号指(幺、无名、中指)等。
因此,胸前右手上伸1号指式(食指)表示与前音字“一I”同音,若另一只手在腰前下伸5号指(五指),就表示是部件代码F的横笔的“一”字;若腰前横伸13号指(幺、无名、中指)就是部件代码为Z的“乙”字;若腰前是下伸2号指(中、食指),就是部件代码为E(已山禾)的“已”字。这就是这几字的音形码打全的汉字手语法。
又如胸前右手上伸1号指式(食指)表示与前音字“一I”同音,若这手指指鼻,就表示是读“一I”音的“劓”字;若这手指移近眼,就是“翳”字;若这手或另一手挑一下衣服,就表示读“一I”音的“衣”字;若另一手平举作扑翼状,就是与“一I” 同音的“翼”字而不是自然手语不便区分的“翅”字。这就是音意手语法,拼音与自然手语、会意手语的结合,使表达更简便精准。
L型部件代码表中可以看到,“以”头两笔是L型折笔带一点,与部件代码J(厶衤)等中的“厶”是近似一类的部件。“以”的后两笔是与部件代码为A(钅人)的部件“人”形近的同一类部件,因此“以”的首尾部件码是JA。这两个部件组合的字只有一个“以”字,所以“以”可以不要字音手势,只打形码。方法是腰前右手横伸1号指(食指)表示字首部件码是J(厶),左手下伸11号指(幺指)表示字尾部件是代码为A(人钅)的部件“人”。这两手并向中间靠拢,表示中间没有其它部件,就是这两种部件组成的字,必是“以”字。同理“异”字除了可打全音形码码手势外,也可略去音码只打形码。打法是:腰前右手下伸2号指(中、食指)表示字首部件与代码为E(已山禾),左手下伸13号指(幺、无名、中指)表示字尾部件与代码为C(艹廾寸)。这两手并向中间靠拢,表示中间没有其它部件,就是这E、C两种部件组成的字,而这两种部件组成的字只可能是 “异”字。这就是略去音码只打形码的略码法。
PL码还有略去形码只打音码与多字连打的约定,如“意义”这高频双字词就可这样连打,它们俩都与前音字“一I”,同音,该胸前右手上伸食指表示音同“一I”,然后中指对中指表示不打第一字的形码,准备打下一字(音或形)。打出这连词手势后再胸前右手上伸食指表示第二字的字音同“一I”,是“意义、异议”等中最高频的“意义”。熟练后还可省去连词手势或只用一只手中指作连词手势。
同理也可约定高频词“意思”的连打,方法是三个动作:胸前右手上伸食指表示第一字音同“一I”的“一意”等字,然后改为横伸中指,表示不打第一字的形码,准备打下一字(音或形)。打出这连词手势后再胸前右手上伸4号指(姆指外的四个指头)表示第二字的字音同前音字“四S”的“四思”之类中的高频词“意思”。
因此、PL型手语是以单字的音形码手语为基础,又可用进大量手语连打词作为引导来提速提效,同时用进纯形码手语,音意手语、略语等来增强其简易便用性。所以PL型手语(普乐语)是多功能型手语而不只是音形码手语,夸张一点说它是万能手语,因常用6千字都可这样打出,这与一般人的语言文字能力不相上下,一般人能的聋人也能而无愧于万能。
还可看出,PL型手语用进了古今中外语言文字多项先进理论与方法,信息技术的多方面的成果,高校、特校、职中、普校几代专家学者、高级、特教师的参予优选改进而成。像电视、电脑、手机等很难说是哪一个人发明的,只便说PL型手语是众多知识的结晶。是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新型手语,它的每个字的音形码手势都是对应于实用的打字输入。如上面按音形码“一IF、乙IZ”打的手势,在电脑上已可免费下载到的PL型码中,按IF键必出来唯一的“一”字,按IZ键必出唯一的“乙”字。其它字的打字也一样,手势与打字完全对应,会意手语则不便这样与信息处理结合。PL型手语也与手语机译、手语电子词典的发展有利,对电视自动化配手语有利。可能为国内外聋人就业,开拓出又一片新天地。
前后音字手势各只有24种,一般人不难记熟。26个部件代码字母手势一般人也不难记熟。这几十种字音与字形码手势又只是由13种指式配合手位而成,不是要孤立记几十种。关键的是26部代码的各个部件,约近一百个,记忆有一定起始难度。但是很多聋友都学会了王码五笔字形打字,五笔字型码的字根(部件),比L型码多一倍多,因此PL型码打字比学五笔字型码容易得多,是一般人能掌握的。并且、S码A、T、G(L)、C、B五级形码是以B型码为基础,后一级是由前一级补充进30几个部件而成,便于一级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练,既便入门又便逐步提高。且基础的B型码又分为8部首单笔画BD码和14部首BQ码两级,入门先学八部首单笔画BD码和PB型音形码的查字打字与单笔画手势,熟练后再学补充进几类复笔部件而成的14部首BQ码的查字打字与手语。有了这些基础,进一步学C、L型码就不那么难了。
以为汉字手语比会意型的自然手语难,不过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误会。会意手语多数是一个动态过程,不便用简短词句或静态图描述,初学的人不易看懂繁杂的动态描述自学。PL型音形码汉字手语主要是静态的图,每字的前后音字手势图与首尾部件码手势图。只是一些略码与音意手语中有点动态小动作,如指鼻、指眼、两手向中间靠之类。即便是不懂也不难照着胸前、腰前静态的手图打练死记住,不至于像很多会意手语那样看了描述也不知道手该怎样比划。也就是说汉字手语不是比会意手语难学,而是更便自学与完全可自学。当然无论是哪一种手语,都得一个一个的反复练习与记忆,最终要形成条件反射的机械记忆这一点上,各种手语没有多大的难易差别。这如同英法德俄文无所谓哪种比哪一种难学一样,都得一个一个词句反复练习与记忆。
关键的是最好在识字阶段把每字的PL型手势图与字形同时记住,形成字形与手势间的机械条件反射。并且帮助聋儿看话与发声说话时,也宜与拼音配合。只聋不哑的少儿学会发出一个字音不是练十次八次而是百次千次,在漫长枯燥的练声中配合用拼音手语与音形码手语可以促进学话,边比划手势边发音,学会发一个字音前早就把字的手语记熟了。所以PL型手语试教的重点是聋儿幼年识字阶段,而不是要去勉强一般成人学。当然、任何人只要有信心、恒心和毅力,也是可自学自练掌握汉字手语的。
当前聋校主要教几大本会意自然手语的《中国手语》,这受到外国的影响。前个世纪西方传教士来华促进了中国手语教学的发展,他们带来的就主要是会意手语,因他们只有不便用的手指字母式的文字手语而不便有更便用文字型手语。如上述的“异”的英语difference若用英语字母指式打,要换十次字母指式,频繁换指目不暇接不便稳定的看懂字意,所以西方主要用会意手语而没有流行文字手语。而汉字可以不换手或最多字音与字形手势间换一次手就可确定一个字,字音或字形手势可以稳定持久的让对方看明。由于汉字手语比会意手语表达精细又并不比会意手语难学,因此聋校教学该汉字型与会意型手语并举而不是满足于停滞在粗略的会意手语阶段,甚至宜向文字型手语为主过渡。
还没有很好的国际手语与世界语的今天,汉语汉字与PL型手语最宜作国际手语与世界语。反正外国聋儿也不会说外国话,只便用会意型自然手语,要它们有更精密的语言文字思维能力,最好是建议他们学汉字手语。孔子学院和联合国宜在各国办汉字手语培训班,发展对外汉语汉字手语教学,帮助外国聋友(聋人与非聋人)成为会用汉语汉字精密思维和汉字字型手语精确表达与该国自然手语粗略表达的双语人才。手语的全球与全国战略,宜于文字型与会意型并重且宜向文字手语为重点转移。
综上所述来看,现在的聋人教学问题很大,聋儿学看话受到的重视不够,这黄金学话时期与识字和文字型手语结合更是不够或根本没有。各聋校主要是教会意型的《中国手语》,基本上没有学校致力于文字型手语教学与研究。一个大误区是很多人认为只有《中国手语》是合法手语,不知道还有其它也好或更好的手语。看到汉字手语后大多数人能正确对待,但有的认为《中国手语》以外的其它手语是非法的,对文字手语进行压制。一般人不了解文字手语抵制文字手语是正常的,不能去勉强一般人学文字手语。但少数这方面手语负责的人与部门也这样作,删去文字手语介绍,封IP搞愚民政策,就不是善行而是有片面性和害人性,聋哑人虽不善说听但眼睛是明亮的,怎么可能蒙住他们或自己眼睛只在小圈子里转,一旦别人发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小王国就会遭到唾弃自取其辱。不如远小人、学君子,促进百花齐放满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