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加薪了么?


  这篇文字的用语,完全体现了记者不尊重事实的现实。很多记者其实没有多少经历的,但是写起文章来头头是道,而且很自信。这是违背事实规律和认识规律的事情,也就是说是假的。

  把珠三角说成是每人见面就问“你涨工资了吗”,这个纯属胡说。政府部门应该让其道歉。因为他煽动民间情绪。

  之所要说这些话。是因为工人工资低是社会现实,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高速发展的后遗症,只能说是应该调整了。但是矛头应该指向何方?中国政府,显然不是。没有邓小平和政府,哪有今天的发达,难道想朝鲜一样就好了吗?现在大家都说中国经济已经全球化了,既然全球化了,那就应该全球找原因。欧美对中国产品的价格以降再降。每一次中国和美国等欧美国家谈生意之前,就把降低价格作为了谈判的要义,中国的老百姓和农民工太好说话了吧?!

  工人要求涨工资,富士康工人跳楼,苹果也出来装孙子,为什么苹果公司不给富士康多点利润呢?经济学家满地都是,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工人处于弱势地位,有良心的企业都不应该压榨工人的那点工资。只有无能的老板或者领导才主张压榨工人的工资。

  【联合早报】“你加薪了么?”,这相信是珠三角民工近日见面时的问候。

  在中国多个地方,尤其珠三角,自本田(Honda)在珠三角的三家零配件工厂工人为要求加薪先后爆发大规模的罢工事件后,加薪成了席卷中国的最新趋势,老板,尤其外企老板,不管赚大钱、赚不多都好,多少也得给工人们加薪,或至少改善福利,否则随时面对工人罢工的挑战。

  例如,德国戴姆勒(Daimler)汽车工厂将给予其北京蓝领工人奖励花红、珠三角的东芝(Toshiba)给工人上调500元(人民币,约102新元,下同)工资,其他如松下(Panasonic)等上调200元至300元不等、本田的三家零配件工厂最终给予200元至500元不等的加薪……。

  对于工资长期被压低的中国工人来说,加薪的新趋势无疑是个好消息。过去他们一般没有组织、没有势力、没有工会的支持,要团结起来罢工要求加薪很困难,现在“大势所趋”,他们自发团结起来容易多了,而很多厂方不必等到罢工,事先主动妥协加薪。

  但目前的问题是,加多少才是个合理、可持续的?若珠三角的工人们都不理智地“狮子开大口”,最终只会落得个一拍两散的下场——工厂迁移到内地或迁出中国,而工人失业。

  我最近几乎每天都得采访罢工潮,接触的农民工也较多,问他们要加多少才满意,一般的回复很“简单”:“听说深圳富士康的工人加薪加了一倍,有约1000元那么多,我们至少也要加800元”、“本田的另一家工厂加了500元,我们也属于本田的,所以也要加500元……”

  这是一个很不健康的现象。

  虽然说大多数中国工人的工资过去普遍被压低了,现在有机会“平反”应该极力争取,但搞不清楚自己的劳动力价值,单以别人加薪幅度来作为自己提出要求的标准,是否合情理?

  深圳富士康和本田都是国际大企业,实力雄厚,可给予员工较多的加薪。但若工人坚持一家规模较小的企业也给予同样幅度的加薪,就会有导致相关企业经营不下去的可能。

  此外,一些较大的企业给予大幅度的加薪,不排除采取缓兵之计的可能,根本没有打持久战的打算。以深圳富士康为例,提出工资倍增,很大程度上是希望能够立即制止公司此前所发生的连环跳楼事件,保住公司声誉,而这么大幅度的加薪是否会长期给下去,或让大多数工人受惠,其实还是个未知数。

  深圳富士康就表示,它们今后有计划把部分业务迁移到大陆内地,或撤回台湾,这样一来,在深圳真正享受到工资倍增的好处的工人可能不多。这也间接显示,工资倍增或许不是一个合理、可持续的“市价”。

  当然,工人们目前情绪高昂,且存在“别人有,我没有”的心理,要他们提出合理的加薪要求几乎不可能,反正就是越高越好。因此,在劳资双方进行谈判时,应该有个独立的专业人士,一个熟悉劳动力市场情况的人,充当中间人,协商出合理的加薪幅度。

  而这个独立的专业人士在现阶段不应该是政府官员或由政府委任的工会领导,工人们现在普遍不信任地方政府是事实,认为政府官员都站在厂方那边,这个思维不改,政府官员充当中间人的公正性就有限。

  以本田在佛山的广东南海本田汽车零部件公司上个月所爆发的第一起罢工事件为例,这里的罢工工人代表请来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劳动合同法》(草案)课题组组长常凯为顾问,而常凯很专业地告诉罢工工人,他们的加薪底线应该比800元的谈判目标低,毕竟在谈判桌上,不应有个预先设定的死目标。

  常凯的这番话点醒了罢工工人,他们最终以每月加薪500元与厂方达成协议。若没有专家的指点,罢工工人们或坚持800元加薪不退让,不仅有可能导致谈判不成,更糟糕的,是引发暴力事件。

  中国总理温家宝日前说,成家立业、买房子、生孩子是年轻农民工遇到的新问题,各地要从实际出发,逐步为农民工融入城市创造条件。

  若真的要从实际出发,地方政府就必须先正视工人们目前对他们普遍不信任的事实。要有效解决加薪罢工问题,不能单靠强行介入劳资谈判、对罢工工人的口头威胁、对罢工领导人的监视、对媒体的管制等,也可以考虑邀请德高望重的独立劳动力专家充当中间人,“撮合”劳资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