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走了,不来送一送,心里不安!”
——孤寡老人心中的陈声伟
3月22日,是为陈声伟送行的日子。
那一天,殡仪馆里人头攒动,有亲属,有同事,有领导,更有许多他曾关心帮助过的困难群众。
鸡笼镇敬老院85岁的孤寡老人秦家常买了鞭炮,与院里的20多名老人一起赶来了。秦家常说:“陈局长是好人。好人走了,不来送一送,心里不安!”
在老人的记忆中,几乎每个月都能看到陈声伟和蔼的笑容。今年农历大年初一,陈声伟一大早来到敬老院,与司机从车上搬下一件件军大衣,逐一发放到老人手中。他告诉老人们:“这几天天气冷,局里特别给每人加配一件军大衣,过个暖暖和和的春节。”忙完后,他又像往常一样到各个住房查看。院里有位老人大小便失禁,房内气味很重,可陈声伟坚持走进房间,陪老人聊天,叮嘱工作人员照顾好老人生活。工作人员本在镇上安排了早餐,陈声伟谢绝了,而是与老人们一起分享他们自己做的馒头包子。这一天,老人们过得特别开心。可他们没想到,这竟是陈声伟生命中最后一个春节。
泉湖镇敬老院80岁的五保户张贤生,拄着拐杖,抹着眼泪赶来了:“恩人啊,你走得太早了,老天不公啊!”
老人清楚地记得,2008年8月13日下午,他突发中风,急需送医院救治。当大家为车辆发愁时,正在附近镇上走访的陈声伟得知了情况,马上派司机开车送老人去医院,并细心叮嘱,“镇里卫生所医疗条件差,一定要送到县医院。”由于抢救及时,老人转危为安。此后,每次下乡,陈声伟都会买些水果、营养品,顺路探望老人。
“民政干部代表政府与困难群众打交道,工作干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政府形象。我们必须时刻心牵群众,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这是陈声伟生前经常说的一句话。
在整理陈声伟的遗物时,人们发现一个黑色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许多人的姓名、住址和家庭生活情况。那是他利用上山下乡之时,所记下的当地困难户的情况,以便随时跟踪了解帮扶进展。
2009年5月,陈声伟到茶市镇调研,了解到高屋村有位叫罗时英的烈属,与残疾儿子蜗居在一间低矮潮湿、面积狭小的土坯房里,加之常年患有多种疾病,生活特别困难。陈声伟到她家中走访,将困难情况详细登记在本子上,并当场为她解决1000元医药费,还嘱咐镇民政办按程序将她纳入农村低保。回到局里后,陈声伟又召集相关人员进行专题研究,根据政策安排资金为她修建了一栋60平方米的红砖瓦房。
乔迁新居之日,罗时英提着鸡鸭向陈声伟道谢。陈声伟婉言谢绝:“老人家,这不是我个人的功劳,是国家的政策好啊!”
“他对群众很宽容、很有耐心,对自己、对家人、对同事却要求严格。”
——同事如此评价陈声伟
“老陈对群众很宽容、很有耐心,对自己、对家人、对同事却要求严格。”这是衡南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全志勇对老搭档陈声伟的评价。
去年8月,陈声伟从办公楼一楼的婚姻登记大厅经过时,发现一名工作人员正对一名群众发脾气。一打听,原来是这名群众前来咨询婚姻问题,工作人员将有关政策讲解了三遍,这名群众依然没弄懂,工作人员一时耐不住性子,说了几句重话。
陈声伟非常生气,当场严厉责问这名工作人员:“老百姓有些地方不清楚,你为什么不能再解释得详细一点?为什么不能再多一点耐心?为什么不能态度好一些……”一番话说得工作人员面红耳赤,赶紧向这名群众道歉,并将政策解释清楚。
作为民政局局长,经常有一些亲戚和朋友找上门,想请他办理低保或救助,可他从来不讲情面,坚持要求按程序严格审查办理。
一次,他的一位在县直机关担任副局长的老朋友找到他,希望为他在农村的父母亲办理低保。陈声伟不仅不给面子,还反问他:“你父母家中情况我清楚,有楼房,有彩电冰箱,哪有这样的低保户?”
“民政救助工作要公平公正,绝不让真正需要救助的贫苦老百姓吃亏。”陈声伟经常用这话告诫同事。
对自己,陈声伟更是“抠门”得出了名。每一次到外地出差,他都会拣最实惠最便宜的宾馆住,拣最简单的东西吃。2007年,他与两名同事到北京向民政部汇报工作。为了找一家便宜宾馆,硬是带领大家拖着行李,在街上转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一家每晚100多元的宾馆住下。他对同事说,“我们每节约一分钱,困难群众就多一分救助。民政资金要全部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花在最需要用的人的身上。”
在陈声伟75岁的父亲陈培煌眼里,儿子是自己的骄傲,是孝子,但就是有时候“不听话”。2009年,县民政局有七八个招人指标,陈培煌想让儿子打个招呼,把大学毕业后仍打临工的侄女调进去,陈声伟硬是不肯。
多年来,陈声伟一直坚守基层。他说,当官不在位高,关键是为老百姓做了多少事。
做一个品行高尚的人
陈声伟同志是新时期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基层党员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楷模,是一个舍己为民、品德高尚的人。
在陈声伟身上,集中体现出当代共产党人爱岗敬业、务实进取的工作作风,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公仆情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的思想品格。他平凡而高尚的事迹,诠释出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他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彰显出品德高尚的人格魅力。
学习陈声伟同志,就要学习他恪尽职守、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所有党员干部要像他那样,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爱岗敬业,忘我工作,恪守为民之责。
学习陈声伟同志,就要学习他那种亲民爱民、甘于奉献的公仆情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别于其他政治团体,之所以深得广大人民群众拥护、爱戴,之所以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就在于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将自己的人生追求置于为群众排忧解难之中。这既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生动体现,同样也是共产党员人格魅力的源泉。
学习陈声伟同志,就要学习他坚持原则、办事公道的优良品德和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高尚风范。在市场经济社会,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到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要求,耐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将实现自身个人价值自觉置于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事业之中,始终坚持“人民赋予我权力,我就要为人民负责”的信念。
学习陈声伟,就要学习他公而忘私、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陈声伟同志一生不图名,不图利,为人低调,“当官不在名高,而在民心有多深”,把事业看得很重,把名利看得很轻,不求官位高低,只求为群众多做实事、好事,充分体现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
学习陈声伟同志,就要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与省委、省政府深入推进“一化三基”、“富民强省”、“科学跨越”战略目标结合起来,牢固树立起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做到知民所难、解民所困、为民所想、办民所需,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开拓进取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深入扎实的作风做好本职岗位的工作,做一个品行高尚的人。 (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