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了四十五年的字帖
赵孟頫的三门记,俺临了四十五年。不知临了多少遍。四十五年前,生病在医院中,有一本赵孟頫的三门记,每天抄一遍。今天天不亮,又起身写了一遍。
近来也参加一些书画笔会,也常看一些怪异的草书,自巳觉得要临帖,就是一生临一帖,此书法之诀,养生之要也!
一月一事者亡,一年一事者荒,一生一世者昌。
不浮燥,不着急。低头写字,不问世事。
墨梅•王冕(元)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
不论你写什么字,总会有一堆“高雅”的人批评。我常听到的有:
赵孟頫的三门记,无骨献媚…
乾隆的字像女人柔软…
启功的字无力纤弱…
所以,别听“高雅”的人说什么,让“高雅”的人继续高雅吧。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别号鸥波、水精宫道人等,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在宋曾任小职,入元后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荣禄大夫。据载,他生前“被遇五朝,官居一品,名满天下”,卒后封魏国公,谥号文敏。赵孟頫博学多才,诗词、书法、绘画、音乐等均有很深造诣,以书画成绩最为突出。其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山水、人物、竹石、花鸟均长;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工笔、写意、青绿、水墨都十分精彩。其绘画继承前代传统,博采众家之长,自成面貌。赵孟頫主张作画要有“古意”,倡导“书画同源”,强调以书法用笔入画,并主张师法自然,提出“到处云山是吾师”的口号。他的理论和创作对元、明、清三代都有极大影响。
赵孟頫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各种题材的绘画精品,传世山水画作品主要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的《幼舆丘壑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鹊华秋色图》卷、上海博物馆藏《重江叠嶂图》卷和《吴兴清远图》卷以及故宫博物院藏的《水村图》卷等。设色纸本的《鹊华秋色图》卷是赵孟頫传世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该画描绘济南郊区的鹊山、华不注山及其周围景物,采取平远法构图。整幅作品笔法潇洒、设色明赵孟頫所写碑版甚多,圆转遒丽,世称“赵体”。相传他能日作楷书万字,“下笔神速如风雨”。赵氏楷书中有不少上乘之作,如《三门记》结体宽博深稳,运笔酣畅圆润,最适合当字帖。赵氏传世作品以行楷居多,大多用笔精到,结字严谨,如《赤壁赋》堪称经典之作。
赵体楷书的特点,概括有三:
第一,赵氏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削繁就简,变古为今,其用笔不含浑,不故弄玄虚,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使学者易懂易循;
第二,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其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点画之间彼引呼应十分紧密。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学者不仅学其形,而重在学其神;
第三,笔圆架方,流动带行。书写赵体时,点画需圆润华滋,但结构布白却要十分注意方正谨严,横直相安、撇捺舒展、重点安稳。只有这样,才能掌握赵体的特点。另外,他书写楷书时略掺用行书的笔法,使字字流美动人,也是赵体的特点之一。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