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5月经济运行的“全景图”回答“滞胀”预判
国内外观察家担心中国楼市调控引发经济二次探底,“滞胀”预判引发各界关注。如德意志银行某经济学家“中国GDP走势未来会下降3%,但同时物价依然会继续快速上涨,这样的一个倒挂会让人感觉起来像是滞胀”的观点;以及申银万国某宏观分析师“如果经济减速、通胀加速即为滞胀的话,我们早在去年年底就已经预期到今年将是滞胀局面”等观点,中国发布5月经济运行的“全景图”,从投资﹑出口和消费三方面看,中国经济仍保持稳定较快增长,经济应该不会出现二次探底的情况,不存在发生滞涨的可能性。
滞胀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经济停滞,由此引起的大量失业; 另一方面是持久的通货膨胀,以及由此引起的物价上涨。西方经济学家把停滞(stagnation)和通货膨胀(inflation)两词合起来,构成停滞膨胀。随着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10至11日发布主要经济数据,这些重要数据反驳“滞胀”论。因为中国经济一旦陷于“滞胀”,“保增长”落空,对经济可持续发展乃至于社会稳定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前五个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9%,虽然比前四个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但仍较快;5月份消费增长18.7%,一些主要消费热点仍然活跃,如汽车类消费增长近四成;外贸继续保持了快速的恢复,当月进出口增长了48.4%。在公众担心的物价方面,虽然5月份CPI同比涨幅突破3%,达到3.1%,但环比下降0.1%。5月份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增加6394亿元,较上月回落了1300多亿元。特别是国家正在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大力改革垄断行业和国有经济,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如果严重的经济停滞与严重的通货膨胀同时并发,即高停滞与高膨胀相结合,这会引起老百姓不满,5月份的中国经济数据,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价格上涨压力趋缓,澄清了外界对中国经济出现滞胀的担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调整经济结构、管理好通胀预期的难度仍然较大。
笔者认为,经济增长回落不好,通货膨胀也不好,通货膨胀事关民生物价,在高房价被社会诟病时,中国经济发展走向确实值得关注,在货币紧缩、楼市调控的关键时刻,“滞胀”预判确实会引发社会不安,高房价是回落还是反弹,几个月后见分晓。
附:图解5月份经济数据
类别 |
增减幅 同比 |
解读 |
CPI(消费者价格指数) |
+3.1% |
5月CPI达3.1%,超出3%的温和通胀线;而PPI也达到7.1%的高位,显示当前通胀压力仍然是最主要的矛盾,引发市场上的加息预期。而此前社科院发布的《金融蓝皮书》预测,国家为抵御金融危机所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太可能有重大变化,但是微调在所难免,存在适度收紧的可能。 |
PPI(生产者价格指数) |
+7.1% |
|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
+25.9% |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4月份有所下降,而投资降低或与房产新政导致投资增速下降和信贷回落有关。分析认为,随着政府进一步整顿房地产市场,整体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将进一步放缓。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18.7% |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7%。这显示中国经济复苏的动力仍然主要依赖政府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民间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如何有效提高居民消费仍是决策层面临的最大课题。 |
出口总额 |
+48.5% |
5月中国出口总额猛增近50%,分析认为这是由于欧洲增加工业库存所致,属于不可复制的特例。而中国外贸出口增速会逐渐放缓,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 |
工业增加值 |
+16.5% |
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5%,表明工业增速进一步减缓,分析认为尽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有所回落,但增速仍比较快且处于高位,下一步通胀压力仍然会预期较高。 |
70个大中城市房价 |
+12.4% |
5月份,全国房价同比上涨12.4%,涨幅比4月份略有缩小;鉴于5月份是国家房产新政出台后的第1个月,市场相持观望的特点比较明显。因此现在看来,新政已经产生作用,但整体房价松动还需等到6月再看。 |
制表:星岛环球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