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花园领跑低碳社区
从单纯的提供低碳产品到倡导低碳人居,在一些先行地产商的引领下,低碳地产的社会功能正逐步落地。
5月22日至6月22日,一场主题为“善待地球,从我做起”的全国性“绿色低碳生活月”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活动发起人中体奥林匹克花园管理集团表示,该活动将涵盖北京、沈阳、长沙等10个城市的多个奥林匹克花园社区。
“作为全国地产的优秀品牌,我们愿意积极地倡导、参与低碳经济,做承担社会责任的倡导者和积极实践者。”中体奥林匹克花园管理集团总裁陈顺表示,目前全国61个奥林匹克花园有近10万户家庭,今后将开展更多的以社区为平台的低碳活动。
挖掘品牌
“房地产业是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的行业”,当低碳经济风潮来袭时,所有的关注几乎全部指向地产。而在部分关心行业前景人士的观点中,绿色低碳地产更是成为了地产行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事实诚然。占世界开工面积的一半的中国房地产业,建筑能耗却远远超乎国际标准,有专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全社会总能耗的40%。
所幸,从万科的产业化到万通的绿色产品,再到中体奥林匹克花园“低碳社区”概念国内首次提出,一批先知先觉的房地产公司,已率先踏上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的征程,并将其作为可持续性发展的长期品牌战略。而这中间,中体奥林匹克花园更是将低碳地产的概念率先性的延伸到了社区人文层面。
对于这一点,陈顺认为,主要源于集团始终保持长远角度看问题的价值观。作为品牌输出与管理者,集团始终在品牌价值的维护上保持发展,不断发掘附加值、提升品牌空间。
也正是在这一理念下,作为中体产业旗下的地产品牌,奥林匹克花园早就凭借着“体育文化”的独特地产定位,开始走上了追求更加科学健康的社区生活模式道路。“在每一个项目中,我们都设计了因地制宜的体育文化因素,引导人们更加积极、绿色的生活。”陈顺表示,在持续的高品质品牌输出中,10多年来,奥林匹克花园已经迅速发展到了目前的43个城市,拥有61个项目。
而在低碳地产成为趋势之际,奥林匹克花园更是率先在业内提出低碳社区概念,并从制定建设标准到举行社区活动等多个环节不断完善。根据了解,在奥林匹克花园项目中,精装修建材均按照了国际低能耗标准进行选取。
“我们有一个‘双百计划’,即在一百个城市,建造100个奥林匹克花园。”陈顺表示在奥林匹克花园的迅速发展正是得益于自身品牌的不断完善,“依靠这种高品质的品牌力量,一个奥林匹克花园项目往往会孵化带动周边城市的几个项目。”
万年基业集团副总裁黄玺庆评价奥林匹克花园低碳社区时,表示低碳生态社区、低碳建筑是低碳城市的细胞,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建言低碳地产
提升品牌的背后,则是一个成长性企业所担当的社会责任。在陈顺看来,在未来的低碳发展趋势中,地产行业更应做出表率。
面对目前仍有许多地产企业面对低碳、绿色、环保时的“不踊跃”、“不主动”现状,陈顺表示,一方面仍是要加大低碳地产的认识与宣传,另一方面也需要政策上的进一步支持。
陈顺表示,目前在居住文化上,国内一些消费者与建造商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追求大面积落地窗等消费观念都是不低碳的,这些都要进一步的宣传改善消费观念,而我们举行低碳活动月的目的之一,也是在宣传什么是低碳,低碳生活应该怎样做。”
而对于目前的部分地产商的低碳乏力,陈顺认为目前对于绿色低碳地产的推动,还停留在一种市场引导阶段,还没有一个系统的、强制性的政策规定。此外,在推动开发商积极性方面,也缺乏鼓励性的政策补贴。
“这需要整个系统方面的解决,比如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在技术、税收、政策等方面的支持。目前,包括税收,金融各方面,对倾斜的激励机制可能还不够,或者还没有完全建立。”
而更多的业内人士也在呼吁,只有建立起健全的机制和体制,整个社会尤其是建筑行业才能真正地在节能方面更有实际意义。“此外,低碳会增加部分成本,但成本不应地产商独自承受或者转嫁,更应该通过政府的鼓励政策来进行抵消。”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表示。
而更有可喜的消息传来,聂梅生近日透露,由工商联编制的《中国绿色低碳住区减碳技术评估框架体系》,目前已上报有关部门审批。其中《评估体系》明确,低碳房企将在未来的拿地中更占优势。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张晓赫/报道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