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特稿:中国足球的希望在哪里(图)?


奥运会中国拿了不少金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体育已经很好。中国足球成绩很差,其扶不起来的现状令管球的人烦恼,令看球的人生气,更令踢球的人痛苦。近年来屡受诟病,被小品嘲笑,被相声讽刺,中国足球已成为娱乐化名词。中国足球的业绩让国人不爽,除了体制和管理的弊病,孩子们无处踢球恐怕也是重要原因。争奖牌不是目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热爱并参加体育运动。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更该关注“孩子们去哪里踢球”的问题,有关部门也该在今后的城建规划、社区与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上打开新思路。

 

爱踢球的孩子

文/柯云路

 

我居住的小区有一群年龄从八九岁到十五六岁不等男孩女孩,每到周末或寒暑假的夜晚,他们会聚在一起踢球。小区的公共面积不大,有一处供儿童游戏和老人锻炼的空地,但孩子们不可能在那里踢球,一是地方太小,二是万一把老人孩子碰伤怎么办?也有绿地,但都不成气候,唯一一片相对平坦的绿地,草籽据说引种于国外,十分娇嫩,从春天开始就要不停地养护修剪,拔除杂草,施肥喷药。饶是如此,草地还时不时现出一片片枯黄,哪经得住孩子们在上面奔跑。无奈的孩子们只好选择了小区一进大门的一块空地,没多大面积,足球在孩子们脚下很是委屈。要防止碰坏一楼住户的窗户,瓷砖地也很坚硬,拼杀磕碰的结果会很严重。更主要的原因是,这是进出小区的通道,行人来往不断。我曾目睹过几次争吵,飞来的足球不小心砸在路人身上,于是叫来家长理论。自知理短的家长会往往会当着众人羞恼地将孩子训斥一番,有的干脆强揪住衣服回家。

我夜晚常在楼下散步,开始也对这样的“吵闹”反感,觉得破坏了小区的宁静。但慢慢的,我和其中的一些孩子成了朋友,他们也会向我诉说委屈。这些孩子无论是上小学还是上中学,校园里都有操场,但放学后要立刻静校,没有特殊情况不允许学生留在学校。附近就有一所小学,放学了也静校,更无向周围居民开放操场之意。学校也有苦衷。现在的社会治安并不让人放心,若放学后听任孩子们留校玩耍,万一出了问题校方怎担得了责任,于是只能听任偌大的校园和宽阔的操场在放学后空空荡荡。

现在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们在家中并没有同龄的玩伴。加之课业很重,完成作业后除了看电视上网玩游戏,没有别的玩耍内容。

然而,玩耍终究是孩子的天性,到外面踢球成为难得的快乐。

因为踢球小区里引发了不少矛盾,物业也屡屡接到投诉,许多业主报怨物业不作为,要求他们出面管管踢球的孩子们。物业也很头痛,投诉的一方是业主,孩子们的家长也是业主,得罪了谁也不好。几经斟酌贴出一个“请勿在小区内踢球”的公告,说明小区门前是公共行走的通道,要求家长管束住自己的孩子,不要在这个区域踢球。

这个要求当然很合理,但孩子们没有了活动的去处。沉寂了几天,孩子们又开始三三两两地出来踢球。人数少了一些,踢球时会压低喧闹,遇到有人经过会“理屈”地闪到一边。我照例在楼下散步,每当球滑到我的脚边,我会回踢给他们,这时,孩子们会轻轻喊一声:“谢谢叔叔!”

我在电话中和远在美国的儿子聊起此事,儿子叹息了一下。他说美国不是足球大国,最热的是篮球和橄榄球。但仅就足球这一项运动,美国注册的女性就有二百万人。在室内足球中,他常会和女青年们一起踢球。儿子从小喜爱运动,后来上了北大附中、北京大学,都是学校足球队主力。记得那时看他踢球,球场是一片坑凹不平的黄土地,间或生长着稀稀落落的荒草。听说现在建起了漂亮的球场,铺着茂盛的草坪,但并不对学生开放。想踢也行,一场球的场租要几千元,学生根本负担不起。

球场升级了,学生们踢球的地方却更少了。

奥运会中国拿了不少金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体育已经很好。中国足球的业绩让国人不爽,除了体制和管理的弊病,孩子们无处踢球恐怕也是重要原因。争奖牌不是目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热爱并参加体育运动。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更该关注“孩子们去哪里踢球”的问题,有关部门也该在今后的城建规划、社区与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上打开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