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的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弄清在有差数关系的问题的中替换后总量发生的变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那咱们先来看一个画面(课件),知道这个故事吗?(《曹冲称象》)
师:曹冲是怎么称出大象的重量呢?
师:为什么曹冲称出了石头的重量也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生:因为石头和大象的重量是相等的。
2、师:是呀!因为当时没有那么大的秤能直接称出大象的重量,所以曹冲就用石头的重量替换了大象的重量,称出了石头的重量也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这里渗透着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策略——“替换”。(板书课题)
师:让我们也来学学聪明的小曹冲,来“替换”一下吧!
二、 合作交流,探索策略
1、复习铺垫。(出示复习题)
师:同学们请听题:
①老师把720毫升的液体倒入9只小玻璃杯里,每只小玻璃杯能倒入多少毫升?
②如果把720毫升的液体倒入3只大玻璃杯里,每只大玻璃杯能倒入多少毫升?
根据给出的信息和看到的图示,你能想到些什么?你能说说小玻璃杯和大玻璃杯之间存在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吗?
预设学生回答:大玻璃杯的容量是小玻璃杯的3倍;或小玻璃杯的容量是大玻璃杯的。大玻璃杯与小玻璃杯的容量比是3:1,小玻璃杯与大玻璃杯的容量比是1:3。
2、自主探索
现在老师把问题改一改,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可以倒满。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一个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一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同样是720毫升的果汁倒入杯子里,这题与前面的题相比较有什么不同之处?(前面两题是把果汁倒入同一种杯子里,这道题是把果汁倒入两种不同的杯子里)
由于不是倒入同一种杯子,使得问题变得有点复杂,有什么办法能使问题简单化呢?(把大杯换成小杯或者把小杯换成大杯)
小组内同学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学生汇报思路)
(1)、大杯换小杯:
把一个大杯替换成3个小杯,相当于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6+3)个小杯,小杯的容量就是720÷9=80(毫升)。
(2)、小杯换大杯:
把6个小杯可以替换成2个大杯,相当于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2+1)个大杯,大杯的容量就是720÷3=240(毫升)。
3、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把大杯换成小杯,或者把小杯换成大杯,其实都是为了把两种不同的杯子换成一种相同的杯子,这样使问题变得简单多了,大家换杯的想法就是替换策略。
4、学生独立完成步骤。
三、回顾选择,提升策略
(出示第90页“练一练”)
让学生自主阅读。提问:那句话最值得大家注意?(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你有什么好主意和好方法吗?
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有:大盒替换成小盒(或小盒替换成大盒)。
提问:如果都换成小盒(或者都换成大盒)它们的总数还会是100个吗?为什么?
(4人小组讨论,合作解答,并要求学生画出表示题意的草图。)
提问:
①都换成是小盒,这时小盒子里装的球是100个吗?比100个多呢?还是比100个少?共装了多少个?
②如果都换成是大盒呢?共装了多少个?
谈话:你能根据其中的一种替换方法,求出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了多少个球吗?
屏示学生的解法和检验过程,全班讨论。
解法(1)每个小盒:(100-8×2)÷7=12个
大盒:(100-12×5)÷2=20个
解法(2)每个大盒:(100+8×5)÷7=20个
小盒:(100-20×2)÷5=12个
谈话:例题和练一练,两种替换的方法有什么不同?我们要注意什么?
指导学生明确:例题是倍比关系:替换时总量不变,数量会变;练一练是差比关系:替换时总量变了,数量不变。
替换时你还注意到什么?有什么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
师小结:
倍比关系:替换时,可以是“一个物体换几个物体”或“几个物体换一个物体”。
差比关系:替换时,只能是“一个物体换一个物体”。
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遇到数学问题时,我们要学会抓住问题的关键和依据,合理的选择解题策略来有效解决问题。
四、拓展应用 巩固策略
在日常生活中,用替换策略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我们一起试一试吧!(出示练习题)
1、两台水泵抽水,小水泵抽6小时,大水泵抽8小时,一共抽水312立方米。小水泵5小时的抽水量等于大水泵2小时的抽水量,两种水泵每小时各抽水多少立方米?
2、8块达能饼干的钙含量相当于1杯牛奶的钙含量。小明早餐吃了12块饼干,喝了1杯牛奶,钙含量共计500毫克。你知道每块饼干的钙含量大约是多少毫克吗?1 杯牛奶呢?
五、总结反思,优化策略
1.今天学习了一种新策略是什么?运用替换这一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你觉得需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总结反思)
2.师点一点:替换的策略就是将要求的某一问题用另一个问题替代。用替换策略解答的题目特征及替换时的注意点。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