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儿童将来会是什么样的人?


我们的儿童将来会是什么样的人?

-----我们社会整个儿童教育异常的思考

/汪华斌

今天陪同一位朋友乘公交车,好不容易我们坐在了一个双人坐位。这时一位老太太领着自己十多岁的孙子上车了。看到老太太颤栗的样子,坐在外面的朋友马上站了起来要老太太坐。谁知老太太并没有自己坐下去,而是让自己的孙子坐了;自己还是颤栗的站在孙子旁边。我看这十多岁的小孙子,竟然是那么心安理得地享受般地坐着;心里顿时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我们这儿童将来能是关心别人的人吗。

这时我想起了我有个侄孙子,他竟然知道送礼给老师自己就能当班干部;说当了班干部就能管人,管人就有人给他送礼了。这恐怕不是小孩子自己想象出来的情节,而是我们社会大人们的行为潜移默化的结果。再想到小女孩子不读书,竟然说出‘读书不如嫁个有钱的人’;这也不是女孩子自己想象的,而是我们社会到处实践的事实。在一个我们认为是全方位开放的社会,我们的孩子们竟然无所不知;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给孩子们什么呢。

在我们全社会对孩子的教育中,孩子吃喝玩乐不受挫就是我们社会普遍存在的孩子教育;哪怕自己再苦再累,孩子是不能吃苦的。就连坐公交车都要让孩子坐着,而八十多岁的老太太竟然愿意自己站着;而孩子竟然还是那么心安理得。在我们这个竞争不公平的社会,我们竟然处处赞美成功者;而全社会都在鄙视失败者。如我就看到某幼儿园里有个下岗人员的孙子,竟然是那么自闭;因为大家都瞧不起他家。就连幼儿园的老师也一样,对那些开车接孩子的满脸堆笑;而对下岗人员来接孩子,总是那么不屑一顾。

有次我回乡正好碰到一个农村上一年级的小侄孙子不愿意上学,我就问他不想读书想做什么;谁知他竟然说要向辉辉的爸爸当官。原来这辉辉是这小侄孙子的同班同学,而他爸爸就是我家乡的村长。虽然当初他初中都没有毕业,但因为游手好闲而被招进了乡里的当城管;由于他敢打敢拼,所以乡亲们都怕他;因而成绩突出而被提拔成村干部。正因为如此,所以他家一年一个新台阶;不仅新楼房是最漂亮的,而且成为了有自己小车的村长。正是因为他每次开车去接送自己的儿子上学,所以才换来全体小学生对他家羡慕不已。听我这小侄孙子讲,他们班很多同学都不想读书;因为都想走不读书要当官的路。

是啊!当我每次在公交车上见到那些专座上竟然坐的是年轻人,而老年人就站在旁边时;我就在问,这是我们文明的中国人吗;为什么不知道尊老爱幼了呢。更为重要的是,这专座上注明了是‘老弱病残孕’的座位;你咋还能心安理得地坐着呢,而旁边就站着应该坐这座位的人。在这些年轻人中,竟然经常是我们那些在校的大学生。竟然连我们的大学生都不知道尊老爱幼,我们社会应该倒退到了什么年代。

我们社会现在很奇怪,全社会都是只要孩子读书;就连那些文盲而成功的人,竟然也是要孩子读书。结果‘书中没有黄金屋,书中没有美如玉’成为了孩子们的座右铭。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孩子们只好自己迷恋于网络;从而网络又成为了我们孩子们聚集的地方。在网络这里,他们竟然把现实中大人们的行为全部应用上了;有的成为了大款,有的养情人和包二奶。至于过去中国人的书呆子概念,现在竟然是凤毛麟角了。这就是我们全民要求孩子读书的社会,而孩子们却在选择大人们的行为进行提前模仿。

我每次到外国朋友家里去,他们都要求自己的孩子起来为我倒茶;可我到我们中国人家里去,全部是孩子坐着不理不动。我经常听到外国朋友教育孩子,‘不要增加别人的麻烦’以及如何帮助别人的话;可我们中国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你一定要超过谁’;竟然是这样的教育引导。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学会了如何压制或打击别人;而外国人的孩子从小就知道团结合作,这就是我们的孩子与外国孩子的根本区别。

在我们对孩子这样自私自利的教育中,成功了的孩子就趾高气扬;而失败了的孩子就成为精神病或自杀,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这就是我在儿童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