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比亚迪的经销商会有这么个不确定的愿望:以后是不是可以销售比亚迪和奔驰合资生产的电动汽车?利润肯定要高于现在的车型。
合资双方没有公布,外界只能猜测。按比亚迪分网销售的特点,笔者认为新建销售网络的可能性大。
发展了6年的比亚迪雄心勃勃,在管理层眼中,距离中国第一的目标越来越近。对经销商而言,不管卖什么车型,能一直跟着比亚迪走下去,就是一条幸福的路。
可是压力也越来越大,危机似乎来临了。
此时的比亚迪就像被点燃了导火线的焰火,绚烂的时刻即将到来,但也是最怕"雨水"的时候。
合资车挑战
越来越低的车价,不断向二三线城市渗透的经销商网络是合资车企威胁比亚迪的有效招数。"是比亚迪威胁了他们!"一位比亚迪的员工不同意笔者的观点。
无论怎么说,贴身肉搏的时刻近了。以广汽丰田为例,5月末广汽丰田开始全面进军增长迅速的二三线城市。据悉,广汽丰田在全国的销售店已达217家,年底将增至300家,其中二三线城市的销售店数量已达120多家,约占55%。广汽丰田还针对二三线城市的消费特点量身打造中小型销售店,目前,已经在建的就有近20家。2009年,全国一级市场的汽车销量增速为33.6%,二级市场为41%,而三级市场的增速高达50%。
市场虽大竞争也越加的惨烈。越来越多的合资车企势必形成合力,挤压自主品牌的市场空间。
品牌之急
2009年,比亚迪销量为44.8万台同比增长283.3%,成为国内车企总销量增长冠军。2010年前四个月比亚迪汽车销量突破20万辆,同比劲增90%。
而高速发展的比亚迪的品牌是短板。可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买车不再将价格放首位,渐倾向于品牌和服务。
在面临合资车企价格和网络下探及自身品牌实力有待提升的情况下,如何维持公司销量业绩与品牌价值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在竞争中保证经销商利益?
比亚迪应该怎么办?
比亚迪的劣势存在于品牌溢价能力,但在渠道、成本控制及服务方面优势明显。
目前,比亚迪的优势是经销商数量已经达到1000家的规模,实现了对省会城市100%、二三线城市70%的覆盖。
其实,比亚迪最大的资本就是与经销商的关系。
比亚迪公关部经理徐安表示,渠道体系寻求一种双赢的理念,比亚迪帮助经销商盈利,这与与其它厂商的制衡理念不同,比亚迪不会让经销商处于劣势地位。比亚迪寻求的是与经销商互相合作,平等发展,更从经销商的角度出发做相应的政策调整,包括公司的支持等等。
另外,比亚迪非常重视与经销商的感情。比亚迪不只是把经销商作为企业的一个附属的特定群体,而是希望他们和公司一起成长、发展--一路同驰骋。"在这一点上,公司是有一个标准出发点的,有相应的政策配套,越老的经销商我们会给予越大的支持,忠心的跟着我们的经销商,在资本运营,公司给予的支持是每个经销商有1000万元的三方授权,这足以支撑4S店资金运转。在管理团队上,公司也有一套体系支持经销商。"
一方面,比亚迪依靠庞大的经销商队伍全面覆盖市场,提升销量;另一方面,比亚迪更重视对经销商的服务和销售技巧的指导。比亚迪明白,服务很关键。
外界质疑比亚迪汽车销量虽大,而经销商不赚钱?或者是在忽悠?据笔者了解,比亚迪有很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和垂直整合能力,虽然国内市场5万至8万的车系竞争是相当惨烈的,但是比亚迪在这块压出的利润就比别的厂商至少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所以在维持比别人更低价、性价比更高的基础上一直是在盈利。据悉,车型售价最低的A1网接近90%的经销商盈利。
有了这层"鱼水"关系,比亚迪的市场抗压能力非常强悍。
比亚迪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王建均表示,目前比亚迪有4个网络,每个网络都将投放5款以上新车,还不包括电动汽车。而且网络产品将有效科学搭配,既有上量的中级车型,也有高利润的商务型车和运动型SUV等高端车型,2010年将着重提升经销商和企业运营水平,让经销商赚更多的钱,实现最大化共赢。
品牌力的提升尚需时日,但并非没有捷径可走
最为实际的还是产品,是否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比亚迪在今年4月份的北京国际车展上发布了面向中高端市场的品牌战略。
L3、M6、S6以及i6还未上市,比亚迪今年前4个月销量已经突破了20万辆。伴随着这四款售价都在10万元以上的高端车型上市,比亚迪对80万辆的销售目标非常有信心。
谈到比亚迪加州建厂一事,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说,对美国人选举的意义大于建厂本身。但与大众汽车在电池方面的合作、收购日本荻原公司旗下的大型汽车模具工厂、与奔驰的合资生产电动汽车等继"股神"巴菲特投资后让比亚迪热度不减。这更是一种文化--对于中国的自主品牌而言,由于品牌历史较短而缺少文化内涵,如果比亚迪能更好的利用好这些事件,将更大幅度的提高品牌力。不只是知名度,重要的是让消费者选择你的产品的品牌硬实力。
谁成就了比亚迪?
国内外众多的行业人士看好比亚迪的发展前景。但在品牌高速发展的同时,压力是难以消除的,尤其是"大坝合拢"阶段。
不过不得不说比亚迪完全赶上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机遇。2003年进军汽车业,正是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初次爆发的时期;站住脚跟之后,2007年、2008年又逢中国汽车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2009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的优惠政策;今年,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而比亚迪已经走在众多国内外车企的前面。
不少业内人士担心一旦中国车市增速降低,不断扩充战线大搞"店海战术"比亚迪将陷入危局,可特立独行的比亚迪运气一直不错。中国市场成就了不断创造机会的比亚迪。而以后,渠道力将成就比亚迪。
只要度过了这段危险期,比亚迪无疑将成为世界一流的车企。目前,对于比亚迪的经销商来说,在面对压力的同时,需要共同进退。在比亚迪海外战略布局逐步明朗的情况下,加之与戴姆勒合作的定局,品牌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呈现"质"的飞跃,渠道建设也将更为完善和协调。而在此时,由经销商所形成的强大渠道凝聚力,是比亚迪品牌发展的信心依托。
此次比亚迪与戴姆勒的合作,"比亚迪奔驰"效应将比亚迪品牌提升了一大步,让消费者更加认同并去购买比亚迪品牌汽车。(郑成飞)
品牌加速 谁成就了比亚迪?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