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看宜昌(2004年)


  宜昌是我的家乡。自从 80 年到外地上学之后,只是逢年过节才回来几天,深圳的工作紧张,一晃又有两年没有回来了。

 

  几天前,我们杂志社和武汉晨报共同在武汉举行了一场“深圳房地产营销·广告模式”交流会。正好又到“十·一”长假,我没有大禹治水的“革命精神”,会议一完,撒腿就奔回到宜昌。

 

  宜昌地处湖北西部,是沿长江入川必经之路,古称“夷陵”,是长江三峡之西陵峡的入口处,人口约 50 万人,为湖北省第三大城市。宜昌因葛州坝和三峡大坝而出名,几十万的水利施工人员。从 1969 年开始,不仅给宜昌带来了人气,国家因水利的需要,每年投入的巨资也给宜昌带来了繁华。国家领导和外国政要的无数次视察和参观也显示出三峡的重要,我有一位在市府接待处工作的同学,说她每年见到的国家领导人要超过内地一般省的省长见领袖的次数。当然这是玩笑话,但也说明宜昌在全国地位确非一般地级市能相比。

 

  家人寒暄不提。

 

   因置身房地产传媒数年,又是来自中国房地产样板房深圳,所以在亲朋好友之外,又多了一些房地产界和传媒界的新朋友。话匣子一打开,自然离不开房地产。《宜昌日报》广告部的熊主任首先谈到了宜昌近年来房地产广告的增长。在湖北,虽然宜昌的城市大小只能排在第三位,但是宜昌人对市场的敏感度并不亚于武汉和襄樊。不知是沾于长江通商较早的缘故,还是因为抗战时期日寇侵犯中国西止于宜昌,宜昌人天生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和消化能力。朋友们更多地是谈到近一个个崛起的新盘,从包装到设计到营销,随着深圳地产营

 

销公司星彦、报众、博思堂的进入,南风窗吹过来的气息,也迅速影响到宜昌房地产市场的建设。

 

10 月 3 日,因职业原因,一大早我就开始了我的踩盘行动。

 

我首先到的是“世纪欧洲城”。世纪欧洲城是湖北华银集团在宜昌的“世纪”系列房地产开发之作。华银集团最早在宜昌进行房地产开发的是华银大厦,但是真正扬名、造出影响的是在胜利四路的“世纪花园”。当初那块地是一个烂水塘,是宜昌市政府因为华银集团开发东山隧道而对华银集团的一种补偿(先许收费,后又不许收费),而当初华银集团的初衷是一卖了之,回收现款。但是后来却请了当时红透半边天的王志纲来作策划,一个几十亩的小盘,经由王大师的点拨顿时在宜昌鹤立鸡群。从普遍 800 — 900 元 / 平米的市价, 一下升到 1500 元— 1800 元 / 平米, 几期卖下来目前已达到 2500 元 / 平米。这个“世纪欧洲城”是华银集团在宜昌投资的又一力作。

 

“世纪欧洲城”地处宜昌的滨江大道,面临让文人骚客心驰神往的长江,背后就是宜昌最繁华的解放路。在地产定律,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还是地段的诠释下,“世纪欧洲城”无疑是宜昌市的绝版地块。

 

一走进售楼处,售楼先生和小姐纷纷起身,也许是在长假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脸上都有少许憔悴,不知是因为这几天看楼人太多,累着了,还是过节太辛苦了。总之,少了许多深圳售楼小姐的活力。

 

因为知道是老朋友深圳博思堂广告公司的服务单位,一时我竟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眼前的一切。楼书还是博思堂的风格,从设计品位和纸张上看都和深圳一致,无疑是从深圳搬过来的,但是认购书就很明显是在当地印刷的了。

 

售楼处的设计少了深圳的奢华,多了内地的朴实,与楼盘相比略为逊色。墙面上的展板从设计上看没有问题,但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好像不是博思堂优秀的作品,一直到回到深圳我才恍然大悟:那种总觉得少了的东西,就是投入,售楼处的投入才能营造出气氛,这

 

种投入上的减少,直接影响到眼前的视觉效果。

 

带我看楼的小伙子倒是很精神,帮我系好安全帽后我们就进入了工地。工地管理不错,模板、脚手架都堆放整齐,未安装的铝合金窗平整地堆放在围墙旁,我用手试了试,壁厚应该是足够的,试了试氧化漆也很牢固。上得楼去,才知道没有样板间,只是粉过的清水房,问起样板房,小伙子竟说在宜昌真正做样板房的楼盘还很少,即使有也很简单,而他们的样板房还正在做。

 

看来这是观念问题。

 

我不禁想起深圳地产界的资深人士同致地产的老总王波先生,他在很多场合下谈到地产的定律“五个一工程”。既在开工的同时首先要建好:一个广场、一个景观、一个会所、一个售楼处、一个样板房,“五个一工程”的建设能较早地展示楼盘良好的素质。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居住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场所,而是未来生活方式的实现。

 

假如开发商能尽早地将楼盘关键项目提前展示,无疑会将销售周期提前,加速资金回笼。虽然买房是一个很理性的行为,但是现场气氛,尤其是样板间的促销效果,往往会使消费者痛下决心,极早落定。但是内地开发商在楼盘的包装上,往往在思想和行动上滞后,宁可花钱在工程上,也不愿意花费在包装上,所以到最后,不仅在资金上无法提高回收,最主要是无法提高楼盘的附加值。深圳的楼盘在样板房上的投入是舍得花本钱的,前几天到“益田·假日湾”去参观,发现样板间的投入几能和房子本身的售价相当,不管是从设计上还是从装修工艺上都堪称顶级,就连在家私上,都是精心搭配,细心布置,使参加者一阵阵激动,恨不得立马搬来行李,入住样板间。

 

进入房间,是一套 100 平方米左右的跃式房,设计倒也方正,但是无端发现有一处很不规正的小黑房,售楼者忙解释是开发商送的储藏室。看来设计者是顾头不顾尾,又想方正,又想朝阳,后来干脆将所有的弊端全部划归到一处,“大方”地送给消费者。

 

我看到的是一处面对长江的房子,滚滚长江经葛洲坝的阻拦,已经变得平缓下来。巫峡的险峻,加上西陵峡长时间的夹击,过了葛洲坝随着江床的扩大,江水也没有了咆哮,只有片片碎浪在阳光下泛起点点波光。讲述先前神女的故事,只有那浑浊的身躯,才能看到一路跋涉的艰辛。

 

大段大段的诗从小伙子口中蹦了出来,看来售楼还是经过培训了的。长江无疑是“欧洲城”最大的卖点,只是浑浊的长江再也无法激起诗的情怀,这也是近代少有咏江好诗的原因罢。谈到通风,小伙子慌不择词,竟说可以防“非典”。阵阵的江风吹来,带来秋的信息穿堂而过。的确,设计者在通风和采光上下了一番功夫,而且不惜牺牲实用面积的做法也显示出发展商的大气,只是防“非典”说的有点过了。的确,“世纪·欧洲城”是一个优质的楼盘,在宜昌这种内陆小城,能见到从设计到施工,包括包装都如此优良的楼盘,实属不易。

 

看过“欧洲城”,我来到星火路的“星苑”。

 

星苑的开发商是宜昌市力帝集团,力帝集团是以机床制造为主业的宜昌市

 

大型企业。随着宜昌市的发展,力帝集团在星火路的工厂区渐渐凸现了巨大的商用价值。初期,星苑的开发和销售是力帝集团自行主持的,沿用的是最常规的、最保守的经营模式。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笔者和时任深圳报众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史文银先生经人介绍认识了力帝集团总经理覃林盛先生。对房地产市场的深刻理解和深圳的先进的营销理念使力帝集团求贤若渴,报众公司挟深圳的整体营销模式进入“力帝花园”,从名称到规划设计,从户型到外立面色彩,全部作了重新调整,于是一个以“星苑”为名称的,以深圳市著名设计公司宗灏建筑事务所领纲设计的高尚小区,呈现在宜昌市民面前。

 

当我走入“星苑”小区时,一期按原设计方案施工的排列式多层建筑已完工,二期重新拟定方案后施工的建筑多少显得有些不协调。二期的外立面凹凸有致,欧式建筑风格,在色彩上又大胆采用地中海暖色调合色彩。明快亮丽的建筑群,在阴霾的天空映衬下,显得格外清爽,也给我久感秋凉的心里撒下一丝暖意。不知宜昌市民能否接受如此响亮的色调,同时也要佩服发展商接纳此设计的魄力。

 

进入到房间,能感觉到设计者的功底,挑窗的设计,仍是沿用深圳“送您 2 平米”作为卖点,只是沿挑窗围起一圈不锈钢护拦,让人感到制作的粗糙和设计的无奈,据售楼小姐说是管理部门强制要求的。

 

在墙体上难以理解的是每面墙上都凹进 10cm ,是因为一楼承重立柱的原因,还是美观的原因不得而知,问起售楼小姐也不知所然。

 

售楼小姐很漂亮,大方得体,到底是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故乡,看来挑选美女也是史文银先生除卖楼以外的专长。售楼处不敢恭维,地面灰蒙蒙,楼书的墙上挂牌显然是当地设计师的作品,没有文案,设计手法陈旧,纸张选料不讲究,而且,售楼处外围竟然杂草丛生,碎石遍地,给整个楼盘带来不利因素。

 

另外,大打歌星李玟的噱头,不知有没有授权。

 

在宜昌的匆匆几天,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些盘,整体感觉还好。一个内陆小山城,能在短短几年间,涌现出一批有一定素质的楼盘,既显示出宜昌开发商良好的学习能力,也显示出宜昌市旺盛的购买力。现时中国官场流行讲政绩,于是建广场、修马路也成了一些官员们营造政绩的捷径。广场多了,城市并没有真的美,襄樊市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城市就有十个广场,当然也抓出 70 多个贪官。

 

其实,城市广场只是美丽城市的一个方面,无数个优质的小区和楼盘,才是点缀城市的美丽明珠,良好的投资环境,宽松的生活空间,才是美丽城市的根本保证。

 

愿宜昌这个镶嵌在长江上的美丽山城更加美丽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