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国人长脸 为比亚迪-戴姆勒喝彩


    

 尽管此前对比亚迪一直较为张扬的个性有点不感冒,但此次比亚迪股份与戴姆勒股份公司签下了几乎对等合资公司协议,还是国内汽车领域

的一件大事。这是全球最年轻的汽车企业和最古老的车企的联姻,体现出了与过去以往所从未有过的平等关系,中国车企让全球顶级豪华车制造商戴姆勒-奔驰低下高贵的头颅,为中国人长脸,仅凭这一点,我们就应该为其喝彩了!耐人寻味的是,一直较为高调的比亚迪此次却选择了低调,如此重大的签字仪式现场居然没有媒体在场,据说是怕给外界“太张扬”的感觉。


  5月27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与戴姆勒股份公司在北京正式签署合同,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与戴姆勒董事长蔡澈代表双方签字确认,双方在中国成立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双方各占一半股权。合资公司将为中国市场开发电动汽车,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为6亿元人民币。据悉,合资公司的营业执照有待相关政府部门批准,考虑到与中方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公司的不同,预计该项目获得批复的时间不用

很长。
  纵观过去以往的合资车企,尽管名义上50:50合资,但由于外方控制着核心的技术和品牌,注定了双方的合作是不平等。一位合资企业的负责人曾向本报透露,通过零部件等途径,外方实施赚走了70%的利润,而外方也公开宣称,要不是中国政策的限制,早就想单干。这种看似对等股比在市场不好时很容易出现脆弱性,当年的卡洛斯-戈恩就公开宣称,东风的贡献为零,本田零部件工厂中方工人不满工资太低罢工,也表明了合资企业存在的问题。
   而比亚迪与奔驰的合作,和此前国内厂家与国际汽车巨头的合作有本质不同。这次,中方是有技术输出的——奔驰主要提供车身技术,比亚迪则提供电池技术,因此,双方是真正的平等合作。先是和大众和上汽达成合作协议,然后是股神巴菲特入股,现在又要和奔驰联手推出新品牌,比亚迪变得炙手可热。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因为比亚迪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优势——世界先进的电池技术,而之一技术也不再是纸上谈兵了,F3DM已经开始向个人销售,纯电动车e6已经跑在最严酷的出租车路上。
   这次合资的对等还体现双方是互惠互利,戴姆勒可以弥补在电动车领域的短板,加快进军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中国,或许对于戴姆勒而言,比亚迪这个小弟弟还是有很多可学的地方--成本控制。比亚迪去年的单车平均售价仅为5万元左右,却赚起30多亿的利润,利润率近15%。戴姆勒肯定会纳闷了:我的车卖那么贵,怎么去年还亏损那么多!跟比亚迪的合作,或许能搞懂一些;而对于比亚迪而言,除了提升品牌形象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攀上戴姆勒,能学习上其制造工艺,提升汽油车的质量水平,这或许比电动车更主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