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中:也为青年购房者说句公道话


教训年轻人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与某中央媒体总编对话有感

 

今天下午应上海卫视的邀请参加一档访谈节目,另一位嘉宾是某中央级媒体总编,主要话题是“胶囊公寓”。由于本人在地产少壮派论坛和三人行脱口秀节目研讨过“胶囊公寓”,对这个话题十分熟悉,前半段我们三个(包括美女主持人)相谈甚欢,但关于如何看待年轻人买房这个问题。我和总编发生了一些的争执,总编认为:“年轻人本来就不应该买房,应该奋斗以后再想这个问题,我们年轻的时候都是从蜗居过来的,现在年轻人都是啃老族”。这些话听上去十分有道理,而任志强也一直这么说的(在大连被“扔鞋”后,任志强仍不会忘说,那个青年不是购买者,他连首付都付不起),而号称任志强最忠诚粉丝的陈宝存先生也一直持这种观点。

我把他们三个人放在一起比较,竟发现他们有惊人的相似:

一是年轻比较大,都在50岁以上,但有一颗年轻的人,很活跃,做事专注;

二是都曾经当过兵或做过基层工作,受过苦;

三是最后都成功了,都是名人;

四是现在都掌握了媒体话言权,并且影响着一大批粉丝。

进行以上对比分析,并不想针对三位计较(有的还是我的好朋友),而是列举一种社会现象,说明了主流阶层对房地产认识出了问题(因为我是研究社会学的,有这个爱好)。

历史在前进,环境在变化,不要用过去的观点来解释现在的年轻人,否则就是“刻舟求剑”,小平同志说得好“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新的问题”。

如果历史回到40年前,那里尚未改革开放,那时还是福利分房时代,无论是职工,还是基层干部,房子和你的级别和职称相对应。年轻人无需追求房子,想追求也追不到,年轻人只需要追求组织上进,升官升职就可以了,房子也会慢慢变大,慢慢变舒适。

自从1998年房改以来,福利分房基本取消了,所有人都必须从市场上寻找房子,那么房子成为家的归属和身份的象征。最为关键是的房价一日千里,工资收入增幅远远低于房价增幅,年轻人必须抢先下手买房才能占取先机。现实中确实有很多年轻人是通过“买房致富”的,而工资带来的财富远远低于房子带来的财富,而那些安心挣钱,不去抢房的人,不去啃老的乖孩子最终发现原来的储蓄“只够买一个卫生间”。

假设房价比较稳定,谁又会去抢房呢?谁又想去啃老呢?晚买一年又何防?

所以教训年轻人不要去买房是看到“果”,而没有看到“因”,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听从教训、听话的年轻人将会越来越穷,这可能会让教训者本人都始料未及。

作为尊重“价值中立、趋势为王”的地产少壮派创始人,我希望长辈们不要用教训的口吻对待年轻人,反而应站在年轻人的角度,和他们一起去思考,对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策略献计献策。如果任志强先生能够做到这一点,我愿意做的他的粉丝。。。

 

 

     “地产少壮派”依托于中国首部房地产脱口秀节目-和讯地产三人行

http://house.hexun.com/2010/sanrenxing/由王智中、顾彤、夏亚三位房地产资深人士发起,本着价值中立、趋势为王的市场理念,以期打造中国永不落幕的地产盛会
    地产少壮派在短短7天内注册会员即达到240人,核心会员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中国社科院、审计署、河北省政策研究室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以及CCTV-2、中国之声、和讯、新浪、搜房、网易、中国新闻网、国土资源报、京华时报、新京报、重庆晚报、全经联、中经联等40余家媒体和机构;万科、中海、绿地、绿城、金地、阳光100、碧桂园、联想控股等十几家大型开发企业,以及国内外活跃的财经、地产名博。

      “地产少壮派”第一论坛已经满员,第二论坛(QQ群:110262561)还有40个座位,现正招募过程中。。。会员将得到楼市和股市内部的内部报告。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