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炒粉让我记忆犹新(《南昌晚报》)


5月10日《南昌晚报》有这么一篇采访文章,准备去参加“中国小说节”的,一时又不想去了,因事吧。
 
南昌炒粉让我记忆犹新
文章类型:综合文章加入时间:2010-5-10 11:46:29

  


  陈应松,祖籍江西余干县,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出版有长篇小说《猎人峰》、《到天边收割》等,小说集《陈应松作品精选》、《巨兽·吼秋》《太平狗》、《松鸦为什么鸣叫》等40余部,《陈应松文集》6卷。小说曾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首届全国环境文学奖、2004年人民文学奖等,曾连续五年进入中国小说学会的“中国小说排行榜”中篇小说十佳。现为湖北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北文学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委委员。一级作家。

  提起陈应松,书迷们自然会想起由他创作的《猎人峰》、《太平狗》、《松鸦为什么鸣叫》、《豹子最后的舞蹈》等40多部中长篇小说。特别是《松鸦为什么鸣叫》,让陈应松摘获2004年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的桂冠。
    首届中国小说节即将在昌开幕,陈应松也是本届小说节的特邀嘉宾之一,昨日,记者专访了这名江西余干籍著名作家。对这次能来南昌参加由南昌晚报协办的首届中国小说节,陈应松说:“我很高兴,期待已久!”

  南昌是个充满灵气的城市
  陈应松1956年生于湖北荆州市公安县,虽然一直生活在湖北,但他的父亲却是地地道道的江西人,是在余干长大的,成年后才迁到荆州。虽然离开了自己的家乡,但父亲经常会和陈应松说起家乡的事情,并多次提及鄱阳湖的美丽和物产。
  陈应松前些年回了趟老家余干,给他祖父修墓。他回去时亲戚们放了鞭炮,让他很感动,此后一有空,他便会回老家看看。因此,对南昌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来过好几次,南昌炒粉的味道令他记忆犹新。
  “南昌是一个充满灵气的城市。近些年的变化很大,每一次回去都让人耳目一新。”陈应松说,他很期待南昌之行,作为半个东道主,可以在江西这片人杰地灵的红土地上会一会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友,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陈应松还思量着,参加完小说节后,他兴许可以顺道回老家看看。

  写诗是因为喜欢写小说是因为性格
  陈应松从小就喜欢写作,中学时期的作文更是时常被当作范文在全校师生中传阅。高中时期迷上了写诗,并一发不可收拾地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这些诗歌后来都被收录在诗集《梦游的歌手》、《中国瓷器》中。
  当记者问及他如何走上写作之路时,陈应松坦率地说:“我写诗是因为自己喜欢,人不都想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吗?原因就这么简单。至于转向写小说,我认为我是个没能耐的东西,我交际忒差,说话木讷,只能在家里一个人面对自己的内心。写小说能让我坐在家里,这很好。写着写着就写上了路,修成了正果!”

  作品曾连续五年上“中国小说排行榜”
  2004年,陈应松的中篇小说《松鸦为什么鸣叫》获得了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也是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发生在神农架深处蛮荒之地的一个个神奇而又充满现场感和真实感的故事。其中所蕴含的对自然生态和谐的诉求、对社会生态和谐的渴念、对精神生态和谐的呼唤,显示了“大生态文学”的精神气韵,表现了作者对生命、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切关怀。
  问及当时的获奖感受,陈应松很谦虚地对记者说道:“除了感动,更多的是战战兢兢,因为国内小说写得好的人太多太多了,得奖也有运气的成分。在获奖之后,我真的很平静,当然也有压力,只有写出更多好的作品才对得起这份荣誉。”
  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淡泊和感恩的心态,才能陆续写出更多打动人心的文字。除了鲁迅文学奖等奖项,他的作品在2001-2005年连续五年荣登中国小说学会的“中国小说排行榜”中篇小说十佳。《太平狗》也因此获得第二届中国小说学会中篇小说大奖。
  2009年,由陈应松中篇小说《像白云一样生活》改编而成的电影《复活的三叶虫》在全国上映,该片由檀冰导演,女主角则由曾主演过《北京人在纽约》的著名演员王姬担任。

  写作要忠于自己的眼睛和内心
  这几年,全国许多大学研究生所写的毕业论文,都是研究陈应松的“苦难叙事”,自此,陈应松几乎成了“苦难叙事”的代名词。
  对此,陈应松很不认同,他说:“‘苦难叙事’这个名词现在已经被简单化了,事实上我的作品中写苦难的并不多,只有《太平狗》、《马嘶岭血案》、《母亲》这三本书算是真正写了些苦难,我的其他作品,也有很多是写底层的,但写底层并不就一定都是写苦难,我认为我的笔是非常开阔的,内涵也可以说是十分丰富的,特别有些写得很温暖,还有一些别的题材的小说,表现方法也很丰富,只是人们从简单出发,慢慢研究也把作家简单化了,我对此十分无奈。”
  确实,陈应松的作品深刻而真实地描写了苦难的生活以及苦难的人群,这个他不否认。他也认为苦难对一个作家,对一个普通人,都是极好的滋养,正视苦难,没有错,但他并没有刻意去熏染苦难。
  也有人说陈应松是“底层写作”或“生态文学”,还有的说是“打工文学”。但陈应松认为,他并没有特定要去写什么样的风格和题材,他一直所坚持的就是忠于自己的眼睛,忠于自己的内心。

  时代需要小说,历史需要小说
  陈应松说他目前暂时没有写长篇小说的打算,主要仍是以中篇创作为主,比如他近期刚完成的《野猫湖》就是一篇以乡村女同性恋为原素的中篇小说,这是他第一次尝试同性恋类的题材,但揭示的仍是乡村当前严峻的现实生活。
  谈及5月21日在昌举办的小说节,陈应松的语气明显激动了起来,他说:“举办小说节这个创意非常好!电影有电影节,诗歌也有诗歌节,而小说却是第一次举办小说节。所以,这个创意真的非常好,对推介文学、影响大众、让小说走进我们的生活非常有意义,但现在的小说创作遇到了一些挑战。对于了解社会,了解历史,小说是最具象化、最深刻的东西,就应该经常举办这样的活动,倡导大家多看书多读小说。因为时代需要小说,历史需要小说!”

  记者 江叶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