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当时张德山他们是谁在前或在后驾驶的飞机,我们都不清楚……
本论点仅是在还原事件中的一些必然情况。用另一个角度去思维……
冯思广生前军区照片
济空坠机事件:
飞行员张德山带新飞行员冯思广飞夜间暗舱仪表结合夜间起落航线带飞。控制离陆速度为330公里/小时,离陆位置距南二联络道200多米,离陆后高度20—30米(媒体按其言数据又是50米),正常收起落架转入上升。就在这时,发动机声音突然迅速减小,感觉推力迅速下降,判断发动机已停车。
身为中队长的张德山与新飞行员冯思广两个人同机起飞,张德山一人成功跳伞逃生,而冯思广跳机伞未打开牺牲了。
如果他们驾机真的在住宅上面?那么如果真这样的话,作为新飞行员冯思广都知道为人民而舍身,而身为中队长的张德山只为自己的这成功一跳,还真的是有些对人民的生命不负责任了。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在住宅区上面的话,从解放军报上提供的照片也可以看出来,出事的地方旁边就是空地。那么如果这样的话,牺牲的飞行员冯思广也就没有这样英勇了。只能说明是技术和机能方面的问题了。但张德山在医院接受采访时说:‘当时我在飞机上和冯思广一样也是这么想的,会为了老百姓舍弃我自己的生命……我在想着人……民……话外音:但我张德山还是跳了(估计等张德山真正想到:‘民’的时侯,他可能真的和冯思广一样了)
按目前军方说法他们是为了老百姓,躲避民宅区,但这样值得的我们学习的英勇感人事迹还是让我们推迟了半个月才知道和学习。其实就是因为咱们的飞机发动机不好,为了弥补我们的战机质量不足,影响军心;为了提高和展现军民的团结意识;也为了抚平冯思广家人的伤痛。就把这件不太好的事情说是为躲避居民区而造成英雄牺牲。确实看似围绕政治意味所想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英雄始终是英雄。不可否认也不可捧杀的。
宣传爱国主义教育是对的,但如果是盲目的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就会适得必反。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