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低价购房 房价无法下调
全国性楼价政策调控已经一个多月,人们甚为焦虑的房价未见明显下降,而此一轮房价的调控被提到了民生问题,社会稳定问题的高度上来。保障性住房政策出台,就是为了解决民生问题,社会稳定问题。但是,这个民生政策到了公权力手中,变成了权力寻租的福地。
温家宝总理称,“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在当下高房价,多数人买不起房子,经济高速增长却出现贫富悬殊的现实中,公平与正义,不仅仅是社会的理想追求,也是对执政党能力的现实考验,是经济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条件。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一些保障性住房被权力所挤占的新闻屡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山东日照市政府居然在绝版地带新建3500多套住房,专供市直机关公务员享用,且价格远远低于同地段商品房。
被揭露的仅仅是山东日照,真实的情况就是,各地政府一直都在利用经济适用房这样的名义,解决公务员的住房问题。比如杭州的西湖边,上海的内环内,北京的三环内等等,其地段之“绝版”,其价格之低廉,普通百姓是可望不可及。
都说地方政府不愿意房价下跌,是因为土地政策的缘故,因为地方收益依赖于土地收益,房价下跌,地价下跌势必导致地方财政收入的下滑。也许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是,作为公务员的个体来说,利用手中的公权力,可以轻松地解决住房问题。这就导致这些人民的公仆,对于民生的疾苦,对于解决住房带来的压力,失去了切身的感受和体验,反倒是高房价给他们带来莫大的经济利益。北京上海杭州温州等高房价城市,就有很多公务员参与了倒卖房屋,走向富裕的道路。这些城市被判贪官,都是手中持有多套房屋的。
他们自然不会像普通百姓那样去抱怨房价太高,承受不起,他们不但不希望房价下跌,相反,他们希望房价一直上涨,手中的财富可以不断增值,还可以利用权力获取优质筹码,利用资金的杠杆作用倒卖房屋,获取暴利。
假如,让所有公职人员都通过市场来解决住房问题,情况就不一样了,这些人民的公仆就会像普通百姓那样,对房价的涨跌异常敏感,就会为房价的上涨焦虑。即便是中央政府不进行房价调控,地方政府也会设法对房价进行抑制。
“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从另一层面来解释,让公平正义行走在阳光底下,让阳光照耀着公平与正义。公权力只有在阳光的照耀下,才能体现他的公平正义。人们需要的是阳光政务。
假如利用公权力来保障公务员住房问题是必要的,因为和某些大富豪相比,公务员的收入相对比较低。为了公务员更体面地生活,为了稳定公务员队伍,必须要这么做的话。这种行为必须公开才是,不能够掩掩藏藏,要让他公开在阳光之下。像山东日照的绝版地段公务员专供房,像沂州的公务员特供房等等,应该向当地百姓公开,并解释清楚,为何公务员应该以低价购买这些房屋,要有充分的理由。
如果让公务员更体面生活,不妨予以货币补贴的方式解决公务员的住房问题,以明补代替暗补会更公平,更阳光。在中国,很多官员于一个城市任职,获取一套经济适用房,调任另一个城市,又可以得到一套经济适用房,财产性收入在不断增加。真个是,树挪死,官挪活。
其实,有的城市已经给予公务员以货币补贴的方式解决住房问题,但是,往往会有这样的结果,在货币补贴的同时,还给予经济适用房的供应。用补贴的货币去购买低价的经济适用房,几乎是无偿获得了住房。
20多年来,温州建了很多经济适用房,主要面对公务员供应,少量的面向社会。这倒也没有关系,关键在于,面对公务员供应的经济适用房,其申请标准并不向社会公布,只是通过内部发文件的方式解决。而面向普通百姓的部分向社会公布,条件相当苛刻,最终连申请者的名单都要向社会公布,以便监督。这就导致,就像山西沂州的公务员特供房一样,经济适用房是可以用来倒卖获利的。而真正需要住房保障的中低收入家庭被排除在外,苦苦等待。
这些年来,每每公务员招考,引来无数竞争者,人们都说就业形势严峻,年轻人喜欢稳定的工作。但是,房屋难道不是一个充足的理由吗。温州市民就说,考上公务员等于进账数百万元资产。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