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房地产市场波动引发金融风险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4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21603亿元。其中,国内贷款4552亿元,增长39.9%;个人按揭贷款2955亿元,增长102.1%。这两项涉房资金就高达八千多亿元。其余应该是房地产企业自我融资。而14家商业银行在过去的一年里累计贷款总额约23万亿元,涉及房地产市场的贷款超过5万亿元,占比超过20%。

      这是个天文数字,正是房企通过银行融资总量和占比都高,房地产市场才表现为红红火火。面对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如此庞大的贷款数量不免让人担心。综合各家银行压力测试一般结果看,房价下跌30%,银行业个人按揭部分的不良率可能上升1个百分点左右,而开发商贷款的不良率有可能上升6个百分点左右。由于按揭贷款和开发商贷款占银行业总的贷款比重20%左右,因此综合两种贷款,按照下跌30%计算,整个银行业资产不良率上升0.5个百分点左右。虽然这个数字对于主要的商业银行来说,尚处于可承受范围,但是本轮房价调控的底线究竟是多少,目前还不明确。目前市场的预期是50%左右。而且,即便达不到下调50%这个目标,因为房价下跌造成造成销售停滞,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中间已经很难保房企不出现短期的资金链断裂。

    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也就是“次贷危机”,其发生发展的领域就是房地产。虽然,当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在房地产企业、市场、银行上不存在系统性风险,但是防止因为房价下跌,客户断供违约,甚至是群体性断供违约,其对银行现金流造成影响还是十分必要的。

    如何做到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房价调控中存在的金融风险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房价波动所带来的信贷风险,具有迫切性。否则,挤房地产市场泡沫有可能是拔出萝卜带出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