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not me,who?


If not me, who? If not now, when?
这句话当然是我在阿里巴巴的墙上看到的,企业价值观之一吧。很有气势的前半句,和很励志的后半句,我就是觉得,这句话作为企业的口号真是很好,就是看起来有点怪怪的。
我有时候想,这是不是英文教师马云老师拍脑袋编出来的一句话?
这事儿我没问过。这次去杭州的路上,在飞机上看了一本讲星巴克的书,竟然看到了这句话的出处。书里说,哲人希勒尔拉比说过,“如果不是我的话,那么又是谁呢?如果不是现在的话,又在何时?”
再回来百度了一下,终于知道,这位哲人是个犹太人,Rabbi Hillel,拉比不是他的名,而是大师的意思。第一个犹太拉比就是传说中的摩西。
被阿里巴巴引用的那句话,在其他的著作中曾经被翻译成这样:“如果我不为我自己的话,那么谁为我呢?并且,如果我不为其他人的话,那么我是谁呢?同时,如果不是现在,那么会是什么时候呢?”据这本叫《组织的极限》的书里说,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必要在某些方面表现自己的固有价值。但是,社会的要求和实际上只能在那个社会中表达的个人需要,要求个人应该在为自己的同时也为别人,而要求别人对个人来说不仅是手段,同时也是目的。
比较绕,我觉得这句话还是用来励志比较好。
根据我从百度上学来的知识,这位拉比希勒尔有轶事如下几条:
1,拉比希勒尔为了求学,不怕偷偷窜进老师的家里,并爬在房子上忍受风雪,就为了听老师解释圣经上的难题。
2,虽然身处耶稣时代,这位希勒尔老师支持离婚,他说如果一个男人找到了一个更有吸引力的女人,就可以合法地休妻。
3,在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中,希勒尔拉比把犹太教全部的智慧总结为八个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据说这八个字让那位前来挑衅的外国人真诚地皈依了犹太教,却让我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大为自豪,哈哈。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