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国内异彩纷呈的杂志市场,计算机类、时尚类和经济类杂志成为最火热的三大类杂志,无论是杂志种类、广告收入额、读者数量都遥遥领先于其他的杂志类别。其中,经济类杂志的内容主要定位于报道和评论经济新闻、国家政策、企业管理、企业家等,其读者群覆盖很广,但核心读者为企业管理人员。目前国内的经济类杂志种类繁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这种竞争不仅存在经济类杂志之间,优秀的电视栏目如央视《经济半小时》、《对话》、《中国财经报道》以及日报的经济版面和财经类周报如《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等以及新秀《第一财经日报》等,这些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经济杂志的读者和广告资源。 一、经济类杂志市场格局公开发行的经济类杂志超过500种,其中包括一些学术性的研究性杂志和地方区域类杂志,但真正市场化运作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杂志不足100种。影响力和发行量较大的有:《财富(中文版)》、《福布斯》、《财经》、《商界》、《中国企业家》、《环球企业家》、《世界经理人》、《IT经济世界》、《新财经》、《经理人》、《经济》、《证券市场周刊》、《销售与市场》等,还要包括边缘性的《三联生活周刊》、《南风窗》、《中国新闻周刊》、《新周刊》等杂志。这些杂志已经完全覆盖了从低端到高端的读者,即任何人都能够找到一本适合阅读的经济杂志。在内容上和经济类杂志直接冲突的还有财经类日报和周报,典型的有《中国经营报》、《第一财经日报》,还要包括都市类报纸的经济版面。报纸与杂志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读者获取成本的低廉,不过这也造成了报纸的劣势——存在的短暂性,即保存的时间远远低于杂志,作为广告的载体在版面和印刷精美程度方面也无法同杂志相媲美。从广告收入和市场占有率来看,《财富(中文版)》、《财经》、《中国企业家》、《商界》、《销售与市场》排在前列。这些优秀的经济杂志的成功有的来自于多年的历史积淀,如《中国企业家》、《商界》;有的来源于成功的杂志内容策划和市场运作,如《财经》;有的是海外强势杂志的国内出版,品牌优势直接继承,如《财富(中文版)》;新创刊的经济类杂志,有的依靠内容实用性取胜,同样赢得了读者,如《钱经》。
二、拥挤的竞争者和相对萎缩的市场潜力一本杂志的投入远远低于一份报纸的投入,因此,市场上杂志的创刊和停刊也就司空见惯了。当越来越多的各大部委和出版机构的计划时代的杂志市场化运作后,经济类杂志的市场的竞争程度将加剧,而市场增加的消化能力(广告商为杂志广告买单的能力和读者为杂志内容买单的能力)的速率落后于竞争者增加的速率的时候,市场竞争者的生存危机就开始显现出来。对于广告商而言,杂志往往是一个辅助投放的媒体。通过对2004年经济类杂志广告的统计,汽车和计算机是投放最大的产品,尤其是中高级轿车。这些产品的广告在电视、报纸、杂志等比比皆是,但总体而言,杂志广告额在某一品牌汽车广告总额中的比例很小,在广告预算不足的时候,往往他们会首先放弃杂志的投放,即便广告商决定投放杂志,他们选择的余地依然很大,还有时尚类杂志、汽车类杂志可供选择,这些杂志同样能够有效到达目标人群。何况,现在汽车销售市场大不如前,这必然会影响广告预算。因此杂志广告总量规模将相对萎缩,优胜劣汰不可避免。对于读者而言,杂志虽然包装印刷都很精美,如果不是忠诚读者,购买杂志的随机性很高,往往单凭封面的图片或文章标题实施购买行为,但下期是否继续购买依然是未知数。单纯从内容上说,财经类周报是最大的竞争者,特别是近年来这类报纸开始了杂志化运作,文章的深度、新闻挖掘的力度和评论的可信度方面向杂志看齐,加之其定价便宜,覆盖率高,对经济类杂志的替代性越来越强。
三、经济类杂志的理想的市场定位一本好的杂志必然有好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吸引读者,才能吸引广告商。而在给杂志定位的时候,必须反过来考虑,即从广告商的角度出发,首先进行广告定位,然后根据广告找到他的消费者人群,也就是杂志的读者,然后搜寻这类人群的阅读需求,最后根据实际情况编辑杂志内容。这就是环亚在线传媒顾问所推崇的广告导向理论。根据这个理论,对于经济类杂志而言,主要投放产品依然是汽车、计算机、服装服饰、通讯、教育等,这些产品的目标消费者,典型的就是“三高”人群,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当然也包括收入不高但消费高的特殊人群,于是这样的人群便是理想杂志的目标读者群,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就是杂志的内容定位目标,就经济内容而言,包罗万象,如企业管理、理财知识、财富人物等,寻找一个角度深度挖掘,做出特色,或者在功能上做全面,多方面满足读者需求,吸引读者注意,这样才能引起广告上的关注。
经济类杂志市场分析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