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玉树地震所想到的
2010年4月14日早上7点49分40秒,这一刻对于青海省玉树县人民来说,将由于7.1级地震而带给他们巨大的悲痛,将永远成为每一个玉树县人内心的痛。
自进入2010年以来,我们国家就承受了太多的苦难和伤痛,先是西南五省干旱、紧接着就是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还未给国人一丝喘息的机会,玉树县地震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国人扑来,把整个中华民族带入到一片悲痛之中。
与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想必,尽管此次玉树县地震的等级比不上汶川地震,但是由于玉树县地震时发生早晨7点多种大家刚刚睡醒的时候,因此,笔者相信此次玉树县地震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失也是非常大的。
在玉树县地震发生以后,全国各地的人民都在第一时间纷纷赶赴这里参与抗震救灾行动之中,就连年过7旬的温家宝总理也与玉树县人民一道参与抗震救灾工作,因各种原因不能参与抗震救灾一线的其他各个地方的同胞,他们踊跃的捐款捐物,用他们的热血来表达他们的爱心,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战的优良传统,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良好品德。
通过此次地震,让笔者有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感触。
第一、机场建设的重要性。在此次玉树救灾中,西宁机场和玉树机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赢取救援时间提供了保证,如果玉树没有机场,那参与抗震救灾的人就不能在第一时间里到达现场参与抗震救灾,那救灾物资也不能在第一时间送达玉树。而汶川地震之所以人员伤亡那么大、物资消耗那么多,除了与地震等级高之外,笔者认为与交通设施也有很大的关系,汶川地震发生后,大部分公路、铁路都被破坏,基本上所有的救援物资都是通过空运来完成,救援人员都是通过步行,这延缓了救援的时间,也错过了最佳的救援时间。对于一个灾难频发的国家而言,为了应对以后的大灾大难,不知国家是否可以多兴建一些机场?
第二、高原反应。昨晚在深圳卫视上看到不少前往玉树报导的记者都有程度不一的高原反应,有的是头晕、有的是呕吐、还有的是咳嗽,开始我就很反感那些记者一窝蜂的前往抗震救灾一线,尽管这些记者能够在第一时间把情况告诉我们,能够让大家在第一时间了解事情的进展,能够鼓舞参与抗震救灾一线的人的士气,能够告诉一线所存在的困难,但是我们也必须知道,这么多的记者围在那里,将会占用大量的社会资源和物资,还会让参与抗震救灾一线的人派出大批的人力和物力照顾他们,这对原本人手就不够的救援人员和原本就很缺乏的救援物资是一大浪费。
第三、救助机制的不健全。玉树地震发生后,尽管全国各地踊跃捐款,但是可以看出大家这次捐款的积极性完全比不上汶川地震,当然这与大家手中的财富和爱心有很大关系,也与此次玉树地震所造成的伤亡程度有关,但是笔者认为,当前我国救助机制不健全也是导致大家不愿捐款的一大原因。我从来就没有否认过中国人没有爱心,以前有,现在也有,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大家积极捐款、倾其所有,但是当大家把捐款交上去之后,人们发现大部分捐款都已经这样那样的“消失掉”,很多地方官员把这些捐款据为己有,有的就是高价买入一些过期的、没有质量保证的设备器材,真正到达灾民手中的钱可谓是少之又少,尽管如此,国家也没有给人们一个合理的解释,政府此举让大家伤心至极、失望至极。正因为国家救助机制的不健全,使得人们对类似这样的灾难只有伤心,而没有金钱的捐助,也使得不少人发出“令愿自己去灾区把钱交到灾民手中也不愿这样被那些官员贪污掉”的无赖。
大家都不希望灾难发生,也不愿看到同胞遭受苦难,但既然来了,那就让我们一道,一同战胜这次地震,迎接一个又一个的灾难!
灾区的兄弟姐妹们,别怕,祖国与你们在一起!
——2010年4月20日于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