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民生的投资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最佳措施。


  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起了它丑恶的头颅,最初美国提出的“购买美国货”条款掀起了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总的来说,此轮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全球贸易失衡所致。我们知道,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外需,如今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必将促使我们的经济发展的转向,转到依靠扩大内公平分配经济、社会资源上来。

  尽管受到此轮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的经济受到了较大冲击,但美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国一直信奉自由市场经济制度,这种经济制度曾经是世界的标杆和学习榜样。然而,令世界各国想不到的是,号称“政治上是民主的天堂、经济上是自由的榜样”的美国在金融危机面前竟然大行贸易保护主义之道,这再次暴露出美国倡导的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等所谓的自由市场经济使用的是双重标准,对其他国家讲的是自由市场经济,而对自己确是“另眼相看”,目的还在于保护美国自己的利益。与美国相比,欧盟由于就业压力大,经济不平衡问题严重,实施各种反倾销、反补贴措施贸易保护的机率也在不断增加。

  逐步抬头中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无疑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做法,实施贸易保护必将对本国利益造成更长远、更深刻的伤害。据史料记载,美国国会1930年通过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关税法案,通过向多达两万种外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来限制进口,招致很多国家的报复措施,从而引发全球范围严重的贸易战,不仅使国际贸易几近停滞,而且拉长了美国经济复苏的周期。对于限制接受政府金融救援资金的美国银行雇用外国员工的议案,美国媒体援引智库美国政策国家基金会负责人斯图尔特•安德森的话说,那些有才能的人仅仅因为不是出生在美国,受雇于美国公司时就要被限制,这种政策是不明智的。最终将会削弱美国的竞争力。

    在我国经济长期发展中,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一直是“短腿”,特别是农村消费更弱。消费上不去,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就会不足,也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当前我国经济仍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政府必须不遗余力地继续落实、完善促进消费和提高居民收入的各项政策,积极推动消费。特别是,针对农村消费还应出台更多的、更有力度的刺激政策,切实启动农村消费,改善农民生活,让亿万农民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扩大消费,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投资、出口、消费协调拉动转变,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通过这次金融危机,我们应该看明白一些事情,要想把中国经济做得更好,就必须注重内需对经济的拉动,切实调整经济结构,加大对民生的投资,让老百姓有钱可花,这是扩大内需,引领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应对目前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的最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