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空号电话”空的是“心”,不是“号”


网上“空号电话”空的是“心”,不是“号”

  

  几天来,记者登录武汉市部分政务网查到一些政府机关联系电话,拨打了60多个号码,竟发现11个号码是空号,另有一个欠费停机。(2010年2月26日人民网转自荆楚网)

  网上公开、公布政府机关和领导干部的联系电话,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必须内容,其本来目的是为了方便市民群众向政府机关诉求意愿、联系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等,但没想到的是,网上“公布”的电话竟然是空号。老百姓满怀热诚地拨打了网上查询到的政府机关联系电话,却发现是一个错误的电话,“对不起,您拨打的号码是空号。”老百姓被“忽悠”、被“愚弄”后生气地撂下电话的同时,也撂下了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网上“公布”的电话是空号,相关单位知不知情?记者辗转联系上部分机关。某区劳动局一位工作人员说,不久前刚刚更换了办公电话号,还没来得及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信息中心报告;另一区文体局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解释,两年前办公地点搬迁了,该局电话更新的信息已经上报区政府,不清楚区政府网站为何没有更新;蔡甸区政府信息中心一位孙姓工作人员说,对于该区各部门的信息没有多关注,导致过时的电话号码在网站上挂了4年。江岸区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常女士则称,“由于疏忽,忘了给电话续费。”

  如此等等的解释和托词,非但不能回答记者的提问和网民的质疑,反而集中反映了一些单位、一些工作人员的工作疏忽或不到位,突出暴露了一些机关工作人员和领导身上长期养成的“庸”和“懒”,或者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体现。

  其实,纵观时下,类似的由于责任缺失而导致的“空号电话”等情况,在其他一些地方、部门、单位,也不同程度存在着。比如一些地方官员开设的“民生博客”,由于缺乏后续的更新,而渐渐地沦为了“空壳博客”、“官文博客”、“应景博客”。再比如一些单位开办的政府网站,由于领导重视不够和疏于维护,也成了网络上的一条“死鱼”。而“空”和“死”的真正原因是精神“空”了,心“死”了。

  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了党委政府、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离开为民、便民、利民、惠民,缺少真心为民的精神,只能产生惰政、懒政,产生庸官、懒官、赖皮官、混事官。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日前发布《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82010版法治蓝皮书》。其中,《中国地方政府透明度年度报告(2009年):以政府网站信息公开为视角》(以下简称“报告”)由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研组对43个省会城市和较大市的政府门户网站集中调查,对中国部分地方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进行调研、测评和分析。调研发现,一些政府门户网站履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情况不好,不少政府网站存在信息不集中、网站信息获取不方便,个别政府网站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等问题, 43个城市中半数以上不及格。”(2010年2月22日中国青年报)

  有如此多的政府网站在测评中不及格,前文提到的网上“空号电话”的存在也就不稀奇、不奇怪了。而网上网下其实反映的是一个共同的状态,那就是一些地方政府在执政“赶考”中不过关,部分政府机构对于工作细节不够重视,对于民生诉求不够关心,损害了政府塑造公信力的努力。

  毋庸置疑,政府网站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公开政府信息重要渠道、对外集中办公和向公众提供信息重要平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很多地方,这个平台还缺少精神“链接”、心情“投入”——就是领导干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一颗“为民心”,一份与人民群众难以割舍的真感情。没有这颗心,就会对民生民意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失却这份情,什么样的“民生博客”、官员信箱、网上电话、电子政务、政府网站等都会沦为摆设。只有用这颗心、这份情作“链接”、强“投入”,官民互动才会更实在、更顺畅,政府的决策施政,官员的一言一行才会永远不辜负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期待,也才不会出现“空号电话”的尴尬。

  完善网站信息,无疑是政府部门与公众实现良性互动的基础。建设好这个平台,首先不差钱,政府网站都投资不菲,还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其次,更不差“内容”,与一些小网站缺乏资源相比,政府网站依托政府这个靠山和平台,应该是最不缺资源的。政府网站出现不合格、“空号电话”尴尬其实并不吊诡,这其实是对失职的一种最佳注解而已。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加速发展、快速变革的时代,形势日新月异,机遇稍纵即逝。各级党政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就必须珍惜时光、励精图治,切忌庸和懒。庸则贻误发展,懒则错过时机,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影响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庸是能力问题,懒是态度问题。领导干部戒庸戒懒,须克服惰性和“差不多”心理,在能力与态度上进行综合“治理”。

  治党治政,务必从严,切实做到制度管人、制度管事。应该说,政府信息公开有一系列的规定、要求、制度,但是离开执行,不将制度落到实处,只能空摆、空转,出现“空号”。武汉等地必须出台政府信息发布责任追究制度,并严格执行,让法规来规范政府信息发布,才是上策。

  (倪洋军)

相关新闻:

  武汉官方公布政府机关联系电话有11个为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