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酒优雅(胡玮 文)
中午曾爷爷邀请我和老爸去波波球酒窖吃酒膳,我个人对管理的兴趣本来不大。不过听过曾爷爷的一番话介绍中国式管理后感觉虽然中国人是最难管理的,但果然也是最有趣的~他提到:很多大型企业别看他做得那么大了,但其内部管理还是存在一定的隐患。
Roger叔待过的公司Woolworths就是这样。小时候经常去叔叔的店里抢东西~现在怀念起来当时生意还是很好的,可惜最后还是落得个关门大吉。跟叔叔**常常叹息道“Woolworths撑过了那么多次艰苦困难历经百年,一直挺到08年最后还是难逃一死,真是太可惜了。不过在woolworhts任职期间特别是后期明显感觉到其内部管理的混乱、各个股东的争权夺势越发激烈,公司死的越快。会走到这个结果也是他意料之内的事情。”
这是连锁企业做大之后常见的一个症状:连起来,锁不住。
“连锁企业想要发展起来其实很简单,只要创造一个有可复制性的运营模式出来就可以了。这套模式必须要符合五点:
其一、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
其二、可复制性高,就算是傻子也能操作的流程智能化。
其三、物流配送货的面积广、速度快。
其四、产品线稳定,能符合大众需求。
其五、内部管理结构清晰分明。
其中这也是最重要的也是第五点,Woolworhts之所以倒闭就是因为这点。
07年Tomoya哥从日本回国后就雄心勃勃地帮他朋友做餐饮连锁,他常常跟我聊在日本遇到的去闻趣事、风土人情,其中他一直重复说的就是日本人的工作责任心,并且对日本式管理有颇深的心得。一年的时间让他的雄心慢慢变成了会心,虽然我不并不是说讨厌日本,但他老是在我面前唠叨说日本人怎么怎么自觉,说到做到,工作吩咐下去了自然会尽力做好,非常好管理。而国人却完全不一样,说一套做一套,嘴巴上说好,行动上说不好。让他非常郁闷~我偷笑~本来两个国家的文化就不一样,管理模式当然也不能一样啦~
曾爷爷就说道,中国人是最难管理的,但是也是最有趣的~要管理好中国人,只能用中国式的管理方法,日式的管理方法只能用在忠诚度较高的领域,比如很好的朋友关系的层级,一般适用于高层的管理,因为高层对于公司的忠诚度已经很高了,大家都是打从心底想把公司做好,大家的目标一致,没有利益冲突就很容易管理~
中层的管理人员就只能用针对国人说一套做一套的特性来制定的管理,一般是明暗两边操作。明的一面是对外,对高层也对低层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往往是最辛苦的。他们对低层起着各自小部门的领导作用,需要有一定的威信和榜样功能,需要低层人员都像他们学习。但是对于高层,又不能太炫耀,否则会显得功高自傲,还是需要谦虚一点,所谓员工的工作完成的再好也总离老板的要求差一点。中层的压力一方面来自于低层的期望,因为他背负着他手下的希望;另一个方面还来自于高层的期望,高层的期望值总是随着中层能力的提高而提高~因此中层的人员就会出现很大的压力。如何抵消这样大的压力呢?就只能靠暗盘操作了,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中层人员明明3、5千的工资,却某天突然有了辆车,过了1、2年突然又有了房。据说都是家里人给买的~呵呵~这样中层的人辛苦一点也愿意啦~
低层的人管理其实也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公司低层人员的能力要求不高,能符合来岗位的人真的是大把,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更是如此~因此对低层的管理就适合美式的管理,曾爷爷称之为一刀两段式管理~工作符合公司要求的、做的好的,就留下继续做,偷懒的、违反规章制度的,可以马上炒掉~一来可以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二来也是让这样的制度淘下来的都是精英更利于企业的发展~
曾爷爷的老朋友冯叔叔也受曾爷爷的影响,是中国式管理的忠实fans,他管理的酒窖正是应用了这样的管理模式,再加上08年底Tomoya来给他做帮手,用上曾爷爷的管理方法加上Tomoya的连锁运营经验,这家酒窖才能在一年之间从零起步发展到全国各地共计16家旗舰加盟店、几十家品牌加盟店和专卖加盟店~加盟店的增长模式呈几何倍数增长!为了稳定产品线,通过我爸爸在法国酒庄的关系从之前5个系列的产品线增加到了汇聚12个著名产酒国的197个品牌,共计683款葡萄酒产品的庞大规模。这也是之前提到的产品线稳定,能符合大众需求就是一个样~
看在Tomoya哥哥现在干劲十足的样子我也替他开心~明天就回法国了,现在正是葡萄园里开始新一轮复苏的时候,我也要加油酿出好的葡萄酒才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