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日本巴西达成铁矿石协议的解读


我对日本巴西达成铁矿石协议的解读

今天早上,媒体报道日本钢铁企业和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已就进口铁矿石价格达成一致,较上年基价涨一倍,为110美元(应该是巴西离岸价)。日本各大钢铁公司将从4月份开始按新的价格交易。《读卖新闻》认为,日方与另两家世界矿业巨头的铁矿石谈判价格“可能也维持在每吨110美元的水平”。此外,在协议价格期限从1年缩短为3个月的问题上,日本钢铁厂商和铁矿石供货商也基本达成了协议。涨价的主要理由是:“日本铁矿石的小额交易(应为现货,作者注)价格已从去年初的每吨约60美元上升到今年2月下旬的每吨130150美元。”

说实在的,长协价向现货市场价靠拢的这一结果我原来已有所预料(请参看我有关的博文《铁矿石现货市场——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和《日本钢铁企业和三巨头在谈什么》),但我仍然要承认,这一价格高于我的预期。

假如巴西到日本运费以20美元推算,那么,与上述日本媒体所引现货均价140美元内含的离岸价120美元相比,长协价比现货价折扣不到10%,是我所预期的最低水平。我曾预期日本能谈出更多一点的折扣。

应该注意到,这大概只是2季度价格,而不是某些粗心媒体报道的“年度”价格。我们可以到6月份再看看三季度价格将如何定。

日本媒体认为澳洲两巨头有可能也接受110美元的基价。我的看法是,首先,两拓是否同意还不一定。其次,即使两拓同意,也并不能表明他们放弃了近几年反复要求的“海运费差价”主张。因为,现在媒体所说110美元的价格是含非铁元素和水分的矿石,不是我们过去所说的干吨度基价。澳矿中有相当部分含铁量59%,低于巴西的62--63%。所以,即使离岸价完全相同,以干吨度计,澳矿已经占了便宜。其次,目前海运市场低迷,国际油价也不算特别高,因而巴西航线和西澳航线的海运现货价差别也不是特别大(12-13美元),所以,澳矿即使想要求进一步提价,大概也高不到哪儿去(加两三个美元?)。将来如果油价暴涨,海运费大幅上升时会怎么样,我们还可以看一看。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钢铁企业可能的对策。今天在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上看到了一篇宝钢董事长徐乐江325日的表态,特别值得我们关注。

徐乐江说:“自40年前采用基准定价制度以来,钢铁工业和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进行适当调整以改进基准定价制度是合理的。……现在铁矿石仍然短缺。”该消息中徐总没有谈自己对改革后模式的看法。(“Since the benchmark pricing system was introduced 40 years ago, the steel industry…… and the world have changed a lot,” Mr. Xu said. …… It “would be reasonable” to make “adjustments” to improve the benchmark pricing system, although he did not spell out his vision for any likely reform. “There is still an iron ore supply shortage now,” Mr. Xu said.

我个人非常赞成徐总的这个表态,我认为是非常现实的。

再说一点,这一次的变化只是长协矿定价机制的转变,并没有取消长协矿供应协议。因为长协矿供应本来就只是在矿石供应商和钢铁公司之间就一定期限内铁矿石数量、品种、质量、付款方式等的购销协议,并没有固定价格。我们有些同胞没有搞清楚,就说定价机制改变是“取消长协供应体制”,是不对的。

未来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201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