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汉的“3.15”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心里虚虚的,不是想说什么国计民生的经济,这我确实不懂。只是很奇怪,像我这种人,春晚都不爱看,怎么忽然听到、看到、知道和想知道的关于消费的东西比以往都要多,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感受一样呢?

  大概过去的2009是个不平之年吧~貌似从2008年9月“三鹿”奶粉事件后,我才真正开始关注自己正在或将要使用的产品,在选择和使用时便多了几分小心。可是总感觉防不胜防,身边总是有人会给出各种“温馨提示”:最近XX车不能买,刹车有问题;最近XX手机不能用,电池会爆炸;最近XX电脑不能用,会黑屏死机;最近XX不能喝,听说里面有水银......忽然没了安全感,对生活充满了怀疑,杯弓蛇影。

  于是开始格外关心类似的新闻。作为消费者,“3.15”晚会自然成了“青天大老爷”一样的人物,仿佛这是保障我们生活安全和品质的最后希望。可是看过,心里更凉~~

   除惠普事件外,外资平板高额维修费﹑碱性水强身骗局﹑理疗床推销奥妙﹑货车防护栏质量不合格﹑一次性“毒”筷子等行业黑幕也在晚会上被陆续曝光,其中平板电视维修问题涉及企业包括LG、索尼、东芝等知名外资品牌。

  看吧,大到上万的平板电视,小到不收费的一次性筷子,哪里还有可靠的?!且不说那多,只聊我最关心的电子产品吧。据某网站统计,2009年消费电子产品分类投诉量

     计算机(以笔记本电脑为主)11112宗

      手机8623宗

      数码相机1915宗

      其他数码产品1690宗

      2009年消费电子产品分类主要问题分析

     计算机:主板(14.98%),显卡(12.89%),技术不过关(10.50%)液晶显示器问题(10.05%),散热(7.17%)

      手机:键盘(外壳)裂损/故障/掉漆(11.19%),屏显故障(9.29%),售后服务态度(9.22%),非正常开关机(7.46%),虚假宣传/价格欺诈(5.68%)

      数码相机:拍摄质量差(32.57%),经销商价格欺诈(18.29%),镜头伸缩异常(7.57%),LCD故障(6.86%)

      其他数码产品:产品质量(6.47%),屏幕破裂(6.27%),售后服务(5.81%),售后服务质量(5.41%)

  从上面的数据不难看出,随着科技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各类数码电子产品在满足了人们不同需求的同时,大量有瑕疵的产品涌入市场也使本来可以有所作为的国货被冠上了“山寨”的名头。并且因为市场发展太快而售后体系又无法跟上,使得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质量都成为了羁绊其发展的缰绳。

      而正是盲目的发展,忽视了质量,才使得惠普这样的知名品牌也深陷了“质量门”。就像海南的毒豇豆事件一样。人们都在埋怨菜农们没有良心,随便使用超标的农药。可是有谁能知道,豇豆的销售期只有短短的五个月,而其本身又特别容易生虫,没有专业的农技人员指导,他们只能使用化学药剂杀虫。否则豇豆生虫,错过热销期,谁又来为菜农一年的辛苦买单?!政府鼓励菜农多种菜,却忽视了农业技术支持,这个重要的后期服务,才最终导致了毒豇豆事件的发生。

      企业生产亦如是。现在社会,人们的消费口味是多种多变的,于是企业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的在推新产品,就怕会被淘汰出局。这时难免会出现质量问题。当产品发生了质量问题之后,产品的生产制造商对于质量问题的处理态度直接关系到该企业今后的发展与在用户心中的地位。比如手机制造商巨头的诺基亚,虽然因为其市场占有率而导致质量投诉量也居高不下,但是凭借科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依然在用户中占有重要地位。

    惠普质量门事情的发生,相信还是由于因处理产品问题不够及时和彻底而导致。所以企业如何完善售后体系,使产品和服务都能得到质的飞跃,这才是继续生存要研究的问题。

    又是一年3.15过去了,但是每个企业都应该天天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