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洁夫部长的执意与王立东委员的荣幸
昨天上午,全国政协医卫界委员联组讨论时,由于话筒未到位,坐在后排、来自郑州大学医学院的王立东委员,被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执意请上主席台,说出自己的意见。(8日新京报)
委员、代表在两会期间对部委工作提出尖锐批评甚至炮轰已经不是新鲜事,王立东委员在分组讨论时批评卫生部,之所以成为新闻,不只在于他的“批评”,而在于坐在后排的他,因为话筒一时不到位,很荣幸地被黄洁夫副部长请上主席台发言。一个扭捏谦让,一个执意地请,而且发言的内容不是恭维,而是挑刺,当然被传为佳话。
毫无疑问,这是民主社会的一道亮丽风景,也是民主政治的一种境界,目睹此情此景,让人心里倍感欣慰。不过,细细一想,又觉得大家无需如此“荣幸”和“执意”的,既然不是开大会做报告,而是分组讨论,作为委员或代表,一起共商国是,原本就不存在台上台下之分的,而应当平等对话,畅所欲言,如果不设主席台,或许大家就用不着感到不自然了,表态、发言也会更少些顾忌。
由此,不禁让人想起胡锦涛主席在参加江苏代表团讨论时纠正会议主持人“口误”:“他说刚才代表的发言已经告一段落了,我说还没有!”按照过去的“常规”,不难想象,其他代表发言结束,该“热烈欢迎胡主席作重要讲话了”,而胡主席不无风趣地纠正了这个“口误”,这正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为打破传统的贵贱、尊卑等级观念,倡导民主、平等思想的体现。
显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从微小的细节入手,进一步破除传统观念的樊篱,挣脱陈旧制度的束缚,跳出保守的常规和习惯,去追求更高的境界,开辟更广阔的天地。而这,要靠我们每个人共同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