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中国吹响政治体制改革新号角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领域的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
其实,“政治体制改革”在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有涉及,但相关表述基本以“积极稳妥推进”和促进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协调发展为主。分析人士和与会代表委员们指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政治体制改革”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更加突出的高度,向全国人民释放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信号,吹响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新号角。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应该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在几十年的实践中不断完善,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后,中国的政治体制显现出了集中社会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而西方发达国家不能在危机中灵敏地做出反应,进而导致错过了时机,很多国家的经济至今仍在下滑。但是,中国领导层并没有满足现行管理体制的优势,而是充分意识到政治体制对经济发展的至关重要,从解决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出发,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非常重要的信号。温总理在今年的报告中关于“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部分,近90%的文字都在阐述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该如何缩小政府工作与人民期望之间存在的“较大差距”。对过去一年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仅仅表述为“取得新进展”。这是很有分寸的判断,表明了中央领导层头脑冷静,对于当前复杂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
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毫不隐晦地坦陈了行政管理机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包括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比较薄弱;一些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一些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如此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制约甚至阻碍了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正确认识问题,还要有效解决问题。在部署今年的工作中,温总理提出了五项措施:要以转变职能为核心,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更加重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合理调节社会利益关系;要努力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加快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五个要”的提出,使政治体制改革具体化,是符合实际的措施,直接针对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劳动争议、信访、安全生产、产品安全等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回应了民众的关切。
与西方政治制度不同,中国探索的民主政治道路坚持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在是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在中共十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阐述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战略思想”,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正确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更高地举起人民民主的旗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继续传递出扩大和保证人民民主的信号。温家宝说,要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让广大群众更好地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一个令人振奋的重要讯息,那就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强调今后要“特别重视那些规范和监督权力运行的法律制度建设”。此外,报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坚决执行中央关于报告个人经济和财产,包括收入、住房、投资,以及配偶子女从业等重大事项的规定,并自觉接受纪检部门的监督。等等这些部署和表述虽然篇幅有限,但对一些难点问题的明确表态将使模糊认识得到澄清,也为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输入了动力、增添了活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央就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出新要求、吹响新号角的指引下,中国公民对公共财政、权力运行以及官员私财等方面的监督今后会继续增强,在“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的承诺下,更多新型民主监督形式也将会在中华大地出现并发挥作用。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能够有效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政治体制必将呈现在中华儿女的面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也必将更加稳固地屹立于世界东方。
(倪洋军)
听,中国吹响政治体制改革新号角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