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3-10 顺手牵羊


2010-3-10 顺手牵羊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围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礼祀。曲礼》:“效羊者右牵之”(右为顺,意即顺便)元关汉卿《古今杂剧。但鞭夺*二》:“我也不听他说,被我把右手带住他马,左手揪着他眼*毛,顺手牵羊一般拈了他来了。”移用在军事上,意思是要捕捉战机,乘隙争利。但是有一个原则在这里,这个原则体现在顺字。如果不顺,那么极可能是“因小失大”。顺与不顺的判别标准,在于是否合乎自然。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眼睛朝左朝右朝上朝下看都顺,因为这合乎自然,但是如果我们背后有人叫,我们肯定是转过身去,再看,而不是身体不动,把脖子扭个180度的去看,因为这不合乎自然嘛。

公元383年,前秦统一黄河流域,势力强大。前秦王符坚坐镇项城,调集90W大军,打算一举歼灭东晋。之后发生的事情我们都知道。符融攻下寿阳后认为东晋兵力不足,且严重缺粮,符坚则不等大军集结,立即先率几千骑兵到了寿阳。  谢石抓住战机。先派猛将刘牢之率精兵5W,强渡洛涧,杀前秦守将梁成。而后刘牢之乘胜追击,重创前秦军。谢石率师会合,顺淮河上淝水,驻扎八公山边,与前秦军隔岸对峙。符坚见动晋阵势严整,立即命令坚守,等待后续部队。而谢石见敌众我寡,对峙时间越久对自己越不利,于是激将符坚。说你退一箭之地,我渡河与你决战。符坚决定假退,等东晋渡河一半回兵出击。于是下令撤退。前秦军士气低落,撤军令一下,大乱。指挥失灵,潮水般撤退人马成溃败之势。谢石迅速渡河,奋力追杀。符融被杀,符坚被伤,前秦军大败。

从简单的叙述上来看,符坚的战略显然是很高明的。在他的立场上,他所遵循的是兵贵神速----对手非常弱势,则迅速集中兵力胜之。他得到了错误的情报,依据错误的情报制定的正确的战术,自然也是站不住脚。所幸在淝水他明白了这一点。于是决定等待后续部队。而谢石的那封要求一退而战的信,自然是不可多得的良机。先退,等敌人在一半在河上,一半在岸上的时候,全力攻击,这是符合以逸待劳之策的。但是这里他没有意识到己方士气低落,撤退两字一出,变溃败。我猜想这中间,谢石也有遣兵士混入前秦军中,等待撤兵令一下,大呼溃逃以造乱势。符坚的错,错不在战略战术,错在他的细节处理上。目前来看,大有纸上谈兵之嫌。不过一个纸上谈兵之将,能统一黄河流域么?显然在我们所得到的信息里,忽略了很多内容,而强调了以少胜多这四个字。

回到顺手牵羊这个话题。交易的时候,我不赞成顺手牵羊。这个态度很明确。因为在我看来,交易需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而且,交易和战争的区别在于,我们不能自己去创造环境和改变环境,只能跟随环境的变化。换句话说,多空双方就象是幼儿打架,无法给对方造成彻底的毁灭,也没有什么阴险的策略。只是交易员自己有很大的心理障碍。哈,庸人自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