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4月新医改方案颁布以来,经10个月的酝酿,公立医院改革的“路线图”终于正式展现在大家面前。这就意味着新医改开始进入到医院改革的关键环节了,公立医院改革会改成什么样?未来我们看病会变得既简单又便宜吗?
医改进入核心攻坚阶段
2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讨论并原则通过《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此消息被业界人士解读为医疗体制改革进入核心攻坚阶段。据悉,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将在东、中、西部地区选择16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展开。“我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已完成筹备,2010年将进入实施阶段。”卫生部部长陈竺在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这样说。
和许多国家不同,我国的公立医院在数量上构成了医疗服务的绝对多数。它的改革成功与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医改的命运,也决定着所有患者未来的福祉。然而,公立医院如何改革并无现成的样板可供模仿,如何设计以求最佳效果也无一致的看法。何况,现行体制经久弥深,行政化和商业化纠结一起,改革则势必调整局中人利与益,阻力之大也令人担忧。
早在去年2月,温家宝总理与网友交流时就曾表示,医疗体制改革最艰难的也是最重要的,是公立医院的改革;一年之后,他在和科教文卫体界代表的座谈会上再次表示,“公立医院改革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难点。通过改革既要让患者满意,又要调动广大医护人员的积极性。这一步不好迈,但我们有决心迈过去。”
必改以药养医 控制药品价格
据统计,目前我国96%的医院是公立医院,集中了最优质的医疗卫生资源,公立医院改革也通常被认为是医改中“最难啃的骨头”、“重中之重”。因此,公立医院改革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一举一动万众瞩目。
新医改方案最难的公立医院改革终于跨出试点的一小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的通过,说明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改变以药养医局面,已成为大势所趋。从直观上来说,改革补偿机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因为按当前药品加成率15%算,砍掉了这一块,药品价格可以便宜15%。
据了解,山东确定在潍坊市、东营市开展公立医院改革综合试点。
“改革前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卫生资源配置不科学,是群众‘看病难’的直接诱因。2005年,潍坊市千人均病床1.76张、卫生技术人员只有2.96人,群众处于被动‘求医’的境况。”潍坊市卫生局局长黄进说。同时,大医院面对激烈的竞争,纷纷上项目、拼设备、扩规模,使有限的优质卫生资源大部分流向城市。基层卫生资源数量少、质量低、功能弱、优质资源稀缺的状况不但得不到改善,反而越来越严重。
黄进分析,人民群众“看病贵”,则源于医院运行机制不合理。政府补偿长期缺位,使公立医院过度依赖自身收入,趋利倾向严重。“以药补医”机制存在,致使医疗行为扭曲,开大方、用贵药、滥检查等问题突出。
山东省卫生厅厅长包文辉认为,公立医院改革的最难点在于医院补偿机制的变革。目前,政府补助在各医院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公立医院的改革要体现其公益性,更要创新体制机制。
“推行医改,必须控制药品价格,实行以省为单位的网上集中采购,并在60%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报销比例高于非基本药物。”包文辉说。
补偿机制仍是个问题
“如果补偿机制不到位,将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副书记沈辉坦言,药品加成占医院全年总收入的半壁江山。取消加成,意味着医院将有很大一个缺口。这个缺口谁来补,怎么补,都将对医院运转、医务人员队伍稳定产生直接影响。“如果补偿机制设计得不够合理,员工收入减少、工作量不变,是否又会出现‘大锅饭’现象?”沈辉不无忧虑地表示。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段涛表现出同样的担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目前只公布了“路线图”,却没有“时间表”。按照“意见”来看,补偿机制实行的是先“砍”再“提”,药品加成“砍”掉了,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偿到底怎么补,大家心里都没底。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认为,投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医疗和餐饮业以及其他的服务业还不一样,不是拿了钱就能买到合适的东西,怎么把政府的投入有效地变成老百姓的福利,而不是说政府投了一百块钱,但很多钱都是在其他领域,分到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手上,而老百姓却并没有得到实利,这是公立医院改革要攻坚的一个部分。
李玲认为,当务之急就是应该在全国建立标准的信息体系,使各个公立医院的财务运行,还有质量以及服务的水平等等都能够得到公众和全社会的监督,这样才会推动公立医院的发展。
公立医院改革 患者才是主角
媒体评论员薛世君认为,公立医院改革乃至整个医改成功与否,说到底还是要看患者能否受益。目前可见的公立医院改革动作,于医生而言,尚有“药事服务费”、“多点执业”等政策关照,“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调动医生积极性”更是大势所趋。但是,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千千万万的患者被置于何种角色?主角还是配角?抑或干脆成了观众?目前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较为清晰的措施是取消药品加成政策,以根除“以药养医”。但是,取消“药品加成”于“看病贵”而言,近乎杯水车薪。
他说,此前提起“看病贵”,一般归因于“以药养医”,既包括台面上15%的“药品加成”,也包括背地里“吃回扣”、“大处方”的灰色行为。其实,“看病贵”更直接地归因于两个方面:一是中间流通环节造成的“药价虚高”。15%的“医院药品加成”不是“药价虚高”的重点,药品流通环节(包括医院进销环节)的层层转销、加价才是关键。二是大型设备检查费和高值医用耗材贵。因此,公立医院改革最大限度地体现“公益”原则乃题中之意,医保、救助制度的深度介入也必不可少。
(【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中国光明行动】“视明润洁--眼大夫”亮剑团队 提供))
敬请登陆个人主页:
http://www.smrj-yandaifu.com/ 、http://hi.baidu.com/yyqhysc0623wxj【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中国光明行动】“视明润洁---眼大夫”爱眼眼科治疗视觉第一中国行动项目同盟&中国光明行动联合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