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在各类投资领域里,您为什么专注于艺术品投资呢?
吴沁:我刚开始做这个行业的时候,就一直有很多人问我这个问题。一开始,我只是会说我喜欢这个,这里面包含了我对中国的文化的热爱。我喜欢中国文化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我喜欢系统地研读经典,比如像诸子百家。
后来问的人多了,我自己也开始反思为什么。其实在你每一段收藏的过程,实际上是一次又一次对时光的穿越,当然也是一程又一程孤独的旅程。之所以孤独是因为几千年的东西毕竟离你太遥远。如果你希望通过现在的眼光、学识和智慧去解读它,是有难度的。
在家里面,我爷爷也喜欢收藏,可能是由于从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所以我对这些古董、艺术品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琢磨得多了以后,你自然而然的就把你的职业兴趣点延伸到这个领域。
价值中国:您认为做艺术品投资与做别的投资有什么不同?
吴沁:这个有很大的不同。艺术品投资,现在是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部分,属于文化投资,跟商业相关联是近些年的事情。尤其是从2009年以后,它越来越具有金融属性了,当然这个是它在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
以前的艺术品只作为欣赏的属性而存在,它不是像股票、房产那样是作为商品出现的,它首先是满足你的审美,然后你觉得喜欢了才会买。比如以前的宫廷用器,它们是权贵的象征,也就是说,它是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平之后的精神需求。只有在精神上达到了一种跟世界的对话以后,我们才会有可能完成思想上的一个大飞跃。即使是一件简单的艺术品,牵扯到文化的因素也很多,蕴藏的信息也相当多。
价值中国:您认为艺术投资品有其他投资品所不具备的审美功能,这个是根本不同的。
吴沁:作为我来讲,我喜欢做这行,首先是因为它可以滋养我。因为每一件艺术品里面包含的内容都很多,如果要去了解它,你需要去读书获得大量的知识储备,这也是在丰富自己;并且,你在收藏古玩的过程中,即使不去读书,融入收藏的过程本身也可以使你获得一种深远的情怀。因为离开了文字以后,你受到的束缚就小了,你可以更自由一些、更能发挥想象力一些。
比如说一件青花,你看它上面的纹饰,你就会想到以前为什么会那么设计,我们现在会用什么样的设计来对应它,它是怎么样从一个三爪龙发展到四爪龙再到五爪龙这样,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价值中国:那做艺术品投资的话,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呢?
吴沁:需要的知识结构挺复杂的,这或许也是每个人刚开始入这行时都觉得特别苦恼的原因。
首先拿古董来举例吧,我们要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包括宗教,宗教不仅对文化,对艺术品的影响也特别大;除此之外,还有服饰美学、心理美学,以及历朝天子的喜好,这些都要掌握。
古玩学里有一个叫标准器物学,你要学会如何从一个很小的瓷片,去解读它透露出来的大量信息,比如说从标准器物里,去研究它的典型特征,典型的纹饰、图案等;除了对标准器型的学习,还要阅读大量的史料记载,比如说《博考通志》;还要尽量多去博物馆,去看一些多的实物、精品。尤其刚入行时是需要练眼力的,这个眼力要通过精品来练习,假货看多了是容易伤眼的,反而会影响、干扰你对真品的判断。我比较有幸的是家里面因为收藏的早一点嘛,真品、精品都会比较多一些,所以在这方面有一个先天的优势。
价值中国:那其实说到艺术品基金,它在私募领域里面,也是算一个全新的业务,有人说这个是一种冒险,那您认为这里面有哪些机遇和风险呢?
吴沁:任何一个行业可能都会有机遇和风险的存在,艺术品之所以有私募基金,也是因为经济发展了,而且在中国经济明显的快速增长以后,我们中国的艺术品,不管是古代的也好,当代的也好,越来越受到大家的瞩目了,可能它那个价值又开始回归了。
因为我们知道中国的艺术品是经历了特别明显的两个时代,有一个时代是在七、八十年代,也就是文化大革命刚结束的那段时间,对古董这方面当时是零价值,很多的家里都不敢留存。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我的父亲就亲自的砸过很多的东西,瓷器包括一些青铜器不敢在家留。七、八十年代真的喜好这个的,他们会留存下来。那个时代我们是叫检漏,那个确实每一件东西都可以算检漏,不管是原来家里有的,还是后来在市场上,比如说潘家园,各个古玩市场上淘的。那个时候真的能陶到精品,虽然说不是百分之百的精品,但是起码假货没有现在这么多。基本上你去早一点的话,你自己具备一定的基础、常识和知识的话,都应该可以淘到好的东西。那个时代都是检漏的时代,那个时候如果有一定的积累的,现在也应该是收藏的大家了,像马未都先生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
现在的收藏大家他们第一有了一定量的藏品,第二是有了一定量的资金,地三是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接下来的时代就是我们现在的时代,一个是经济发展了,好像现在很多人都意识到艺术品投资其实是一个最能抵挡通货膨胀的一种投资方式,它跟房地产、股票市场还不太一样。你像经历金融危机的时候,房地产、股票都跌下来了。但是在那个时候,唯一坚挺的就是艺术品精品。虽然当代艺术品也有跌的,但是古玩类的还有其它杂项的精品,都还在保持一个上升的趋势。上升的趋势虽然没有平常的平均的那么大,但是基本上还是保持着一个上升的势头。
我们从2009年的春拍、秋拍一直到今年可以看到,上亿元都很多了。最开始的时候瓷器就是在伦敦拍卖的那个鬼谷子,当时是创下了记录。但是今年好像是刷新了很多的记录,瓷器的,书画的,比如说去年拍卖的《爱痕湖》也是上亿元长交的。当我们迈入一个亿元时代的时候,那么艺术品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文化的产品,或者是文化的作品,它也具备了金融的属性,它要成为一种金融工具,要成为一种投资工具。正因为它具备这个属性以后,那我们才会有私募。之前我们有检漏的时候,就是我们可以用少量的钱获得精品。那现在可能正是因为大的资金的介入,比如说像国外的瑞银还有摩根士丹利他们也介入进来。有资金机构介入之后,这个市场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收藏者可以玩的市场了。可能很多个人的收藏者面对这个时候有一些绝望了,我也很喜欢,但是每次去拍卖会就拍不到了,太贵了。可能在私下80万就可以成交的,拍卖会一上去就成了几百万了,个人的财力达不到的情况下,这样私募基金就应运而生了。私募基金的形成也是因为艺术品市场逐渐发展,而适合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去出现的。其实有了这个私募基金以后,我们就可以帮助很多真的爱好收藏的这些藏家们去帮助他们规避一些风险,帮助他们去收藏到他们想到的那些藏品,同时也具有增值投资的价值。
价值中国:那您怎么看艺术品投资未来的发展趋势呢?
吴沁:艺术品还是从九十年代初吧,我们艺术品投资才初具规模。然后从2000年到今年的10年间,基本上是初具雏形的一个阶段,也就是说它还处于一个发展初期。作为我来说,还有我们行业内的很多人都会觉得未来的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都会是艺术品发展很好的时机。
艺术品交易这个制度在慢慢的完善,艺术品这个市场在慢慢的成熟,有这些以后还有新进的像你们八零后的这些,很有思想,包括很有能力的一代年轻人。因为现在的教育跟以前也不一样了嘛,眼界也开阔了,各种的知识储备也丰富了,他们也会去爱上这一类东西。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收藏家再加入进来以后,再加上世界的各方面的关注,我觉得在未来都还是很看好的。
价值中国:那这个行业您认为会面临着什么样的风险呢?
吴沁:风险的主要点是有一个故事性的风险,所谓的故事性的风险大家也知道,一谈起收藏大家都会问,我们在电视上也会看到,一谈起收藏,专家都会问,你这个藏品是哪来的?都是说古上传来的,会讲一些故事,这个就是故事性。每一个器物之后,它一定隐藏着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有真也有假。真假来说讲故事的人不会告诉你,这个全凭收藏家本身,收藏的个人本身有判断力,还有你自己对于某一器物的了解。其实艺术品这个大类来说是很多的,瓷器、字画还有一些宫廷器具还有杂项、家具这些的,不可能每个人对它都很了解。作为我本身我个人来讲,我比较擅长的是瓷器、字画还有珠宝这一类。其他的呢可能我们有我们的专家,在你个人没有这种机构私自去收藏的情况下,这个故事性就非常的具有诱惑力。
因为我们经常在路边也可以看到,开车去郊外玩的时候,经常有一个大叔或者是谁蹲在那,说我们这个是刚刚挖的。这个东西实际上是很具备欺骗性和蒙骗的行为那种的。他会先把你唬住,你看到上面有锈迹斑斑的,也是很考古的。因为现在作假的工艺都很强了嘛,像八十年代以前作假少是因为那个时候互联网不发达,互联网发达的好处都是显而易见的。弊端的就是以前有一个艺术品的图片,可能必须你见到我的时候,你才可以看到。有了互联网之后呢,你一查什么图片都有了,造假的根据就有了。南京博物馆有一个器有一个梅瓶,它永远在馆的角落的地方,每次展出一直在那个角落的地方,它永远展示的是那三面,最后那一面看不到,就是因为怕防止造假,我永远让你不知道我的背后是什么东西,你造出来的东西,肯定是不会跟那个是一样的。而且我在最近的一段时间的过程中,可能近两年吧,因为我在2004年开始做这个,那个时候碰到的情况跟现在不一样,那个时候是真的藏家多,可能大家交流真的收藏体会呀,收藏的那种乐趣多一些,现在主要是讲你那个东西多少钱卖的什么的。
前几天我还帮朋友看了有一堆东西看到里面有一些臆造品,所谓的臆造品就是典型的不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的,而且那个时代也没有那个东西的,他把好几个年代的东西糅在一起,变成了一个很精美的艺术品。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知识的话,就很有可能被骗到。还有一个这个风险在于,除了故事性还有一个拍卖嘛,现在都不做承诺,也不做担保,这个也是很多的藏家说我们在地摊上找不到好的东西了,在民间收不到,我们就去拍卖会去拍,那应该是不错的吧。但是很遗憾,拍卖公司不会跟你说我承诺百分之百的真,不是说拍卖公司是有心的去制造市场的混乱,是因为这个行业决定了这个样子。包括我们如果做其他的私募投资的话,投一个项目今年我看好它,预计三年、五年内可以上市。但是如果这个公司没有做好,三年、五年没有上市,那你总不能去怪他,你为什么没有去找人担保。
其实是一样的,艺术品没有被担保,因为它本身是不应该被担保。就是按世界上的那种收藏来说,从来没有说非要为艺术品来做担保的势力,是不需要被担保的。我们还是强调一种合你的眼缘那就是好的东西,抛开它的价值来说,就是一个杯子,这个你喜欢它,它就是一个艺术品。当然如果一定要提到,这个就要把收藏和投资分开了,就是艺术品收藏和艺术品投资分开。我一直希望大家首先是一个鉴赏家,其次是一个艺术品收藏家,从这个收藏的过程中,我们体现出价值,获得的收益也是最好的。如果是单纯的仅仅是为了手上的财富获得迅速的增值,这个风险就会更大一些,更不可控一些。
价值中国:就是艺术品的投资和收藏的方面,他们的心态会有所不同?
吴沁:对,先是心态的不同。而且会影响到你作出的决定,如果是你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你进入这个行业,因为你不了解,你上当受骗的机会就比较多。
价值中国:刚才您说到的在艺术品投资的细分的领域里面,您是比较擅长瓷器、书画这两方面?
吴沁:瓷器、书画还有珠宝。刚才那个我再补充一下那个风险,就是异手的风险就是交换。因为艺术品永远是在路上,我今天收藏了,过一段时间我再卖给你,你再卖给他,他再上拍卖这样的。过程的风险肯定是在一次一次的转手中这个是在扩大的,增大的。当它增大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就显现出了一些泡沫。当泡沫出现以后,有没有再下一个买家这个就是风险了。最早接手的人可能风险就会少,我三块钱,你五块钱,他八块钱。最后涨到100块钱的时候,101块钱的时候有没有人接就是另一回事了,这个就是异手的风险。
价值中国:那您有什么办法来控制这种风险吗?
吴沁:这种风险应该说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去控制它的,这个也只能说在于每个人他心里的期望是什么。我曾经看到一个乾隆皇帝五彩的一个器具,我见到的时候应该是在纽约拍卖的,半年后我在中国的拍卖市场上看到的,价值翻了一倍。再过了三个月以后,我在一个杭州的私人藏家手上看到了,他当时是花了高于纽约的五倍的价钱买到的。在我跟他聊天的时候他说,他准备把这个东西上下一个季度的拍卖。还是我刚才听到的心态的问题,你真的很喜欢它,我以收藏为乐趣,其次让时间来渐渐增加它的价值,这样可能抵抗的风险就会小一些。如果我买了它就是为了获得超额的或者是巨大的利润,很有可能你心里的落差就会很大。
价值中国:那您在收藏这些瓷器、珠宝、书画的过程中,有经历过什么有趣的故事吗?
吴沁:这个还是比较多的吧,我曾经见到一个朋友算是关系比较好的,这个是我见到的他特别能够把这种东西融入到他自己生活中的乐趣。我们首先是被他邀请多他的宅子参观,他是一个带院子的别墅。因为这个收藏的主人他本身是具备这方面的素养的人,他家里造的亭台楼榭的这种感觉,就是很古朴,你进去了以后大厅里面就是青的石砖,延墙就围着一个大的鱼池,鱼池的旁边一个木的屏风,虽然看上去很不起眼,但是是清朝的,是清朝的屏风。大厅的中央就放着一个罗汉床,当时看着也是很不起眼,但是上面铺着一个黄颜色的锦缎,那个锦缎据说是当年宫廷用过的,那个是御制造的,确实是很精美,上面有龙。
我当时就很疑惑,这么贵的东西你为什么摆在这里天天用?他说如果我不用的话,乐趣哪在呢?我用了它我就想到,我享受的是当年宫廷的待遇对我的生活来说,我有更大的美好的愿景。而且他的罗汉床的四周都是西厢记的那个雕刻,镂空的雕刻相当精美,那个应该是我看到的最喜欢的一张罗汉床了。上面放着有茶几,茶几上面的锦盒,我们在电视上也看到过,一层一层的那种的,也是清乾隆的五彩的。就是他所有的器具包括我们后来喝茶、喝汤的那个碗,高足的碗和樽那些也都是古玩。融入生活中,当然是我们大家都喜欢的。我曾经看过寻宝节目有一个女士拿着一个青花瓷盆上去,当时专家们一眼看到就说你这个盆是哪来的?她说我们家里祖传的,这个盆专家问平时是干什么的,她说每年过年的时候就拿着蒸鱼头的,因为家里人多。实际上最后专家鉴定是雍正年间的,有的时候惊喜在我们不经意间,包括珠宝我刚才也讲了,你像赌石在电视上也看到,大大小小的石头在河床里面冲出来以后拍在那里,都很不起眼。那就看你的眼光,还有一部分的运气。那个石头你把它切开了以后,你看到了里面有,你还在猜还有多少,是什么样的我可以做什么东西。当你亲自把它解开以后,里面呈现出的一个特别没有杂质的翡翠精品的时候,你内心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这种喜悦不是说有多少钱,我见到这么大一堆钱和见到这么一个古玩是不一样的感觉。
价值中国:在收藏的过程中,您能向我们介绍一下您的某一件特别爱不释手的收藏品吗?
吴沁:这个让我想一想,爱不释手的其实是很多的,尤其是看到以前的精品之后,你觉得每一件都是爱不释手的。我看到的一个白瓷的碗,是康熙年间的非常的薄,大概是9厘米的直径。放在盒子里面你不觉得有什么不同,你拿在手里边你会感觉到跟同样大小的碗感觉起来,它跟空的是一样的。它确实是空的,只是它是两层的,两层薄胎,在中间雕着有九条龙在上面,你透着阳光去看,那九条龙是透明的。这种的所谓的巧夺天工完全在这里体现出来了。还有我们家里面有一个古琴,这个古琴你拿出来看的话是一片一片的那种,现在的材质我们没有办法去帮它断定,它是某一种材质的金属,就是一长流、一长流的排列的,你们都见到过笙吧?整个的挨在一起的时候,你敲打它,它是发出闷的金属声音。但是你把它中间隔了一段空隙之后,它是自然非常悦耳的发出的声音。你弹着它,你就可以弹出一首美妙的乐曲,它就是一个琴,而且上面也是有雕龙,有画凤而且有乾隆御制的款,都非常漂亮。
价值中国:您在遇到某一件特别喜欢的器物的时候,会痴迷到一定到得到它的地步吗?
吴沁:早几年的时候会,但是现在我觉得有一大笔资金的介入凭自己的力量不太容易做到,这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构建资本平台的原因。你毕竟一个人很少能达到那种可以富甲一方的地步,而且你说一个拍品就上亿了,如果你这一年看了十件的话,你就是倾家荡产了。所以资本的融合,资本的联合对这个是有益的。
我觉得再早几年的时候,我的心态就是,因为那个时候知道古玩有不可复制性,而且它极其稀少嘛,而且它会随着年代越来越少。在那个时候,我就会特别珍惜,想各种的办法买回来。当然在我的手里面也有犹豫的时候被别人买走的,那个是很大的遗憾。
我在做这个的时候,我还是本着对它发自内心的喜好,还有这种文化也是发自内心的喜好。比如说我去文物的景点,除了自然山水,我也特别喜欢到很有人文山水的地方去。我觉得在那种地方,你是可以跟远古对话的,你像我们读的诗词,他们都是游历过很多千山万水的。现在对我来说,好像读书与行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自己特别渴望做到的。当你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地方,你用跟他们一样的黑眼珠去打量着他们曾经看到的景观的时候,你就会觉得那种心情不能说它是盗墓空间,就是穿越,无数次的穿越。在穿越的过程中,你也在梳理自己,然后也就会明白,更多的去理解当时的文化。当你拿到那种文化你再来看这件器物的时候,你的心情又是不一样的。包括我去敦煌,去云冈石窟去西藏大昭寺还有布达拉宫,包括兵马俑,你站到它面前的时候,大家都会发出“哇”,都会发出这种感叹。你之所以发出这种感叹是因为你的赞叹,古人可以做到这个,我们现在的人做不到。做不到也有很多的原因,可能现在我们的心沉不下来。
我每次在欣赏古玩和我在做收藏的过程中,那个心态会立刻的改变,你很快会脱离喧嚣、杂乱还有一种浮躁,然后回归到一种安静和元戎。在那个情况下,你觉得你跟自己对话,你去品位自己也是挺好的。包括董桥,他是一个著名的收藏家,他曾经说过收藏古董就如同收藏月色,古往今来的月色。你像白先勇先生他曾经就说,他触摸到了中国文化的基因,那是一种文化的DNA。我觉得那个文化的DNA其实是存在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只是我们现代人由于很多的压力把它掩盖了而已。
价值中国:做艺术品投资,主要是短线还是长线呢?
吴沁:艺术品投资应该是长期的投资,起码应该是5到10年。周围做的最好的应该是英国的铁路基金会,他们做的好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出手的年代比较早,进入这个行业的年代比较早。各方面的规则、规矩、制度他们都是比较完善了。而中国现在刚刚起步,我刚才也说了从2000年多2010年这10年间也刚刚是萌芽或者是发展状态,现在对于我们来说这个基金第一期就是三年。这三年其实也考虑到了我们国内大众的这种状态,时间长了就会有很多的人问疑,我给你这么多钱,两年以后可以翻多少倍,我可以获得多大的收益,就有这种问题。我们这期三年的考虑的是这个原因,我们要是陆续做的话,还是有短线和长线并存的,我们着力还是要培养一些特别热衷的内心真的特别热爱收藏的藏家们,同时也吸纳一些新进的藏家们,他们对这个感兴趣的,也希望加入的藏家们,满足不同的需求,还有就是也要适应市场的不同的经济状况来设置。
价值中国:那您认为要做艺术品投资的话,您对普通的投资者有什么建议吗?
吴沁:普通的投资者如果是对这个感兴趣但是不了解的,我建议首先还是多去博物馆看一看走一走,多听一听讲解,是带有目的性的去看。现在我觉得条件都很好了,博物馆都是免票的了,像首都博物馆经常会有展出,展出的也都是精美的器具,一般的都是真品、精品这些的。还有一些地方的博物馆真的是很好,我们祖先当时留给我们很多的遗产,最好是有讲解员,当时戴着耳机的都要听一听,做一些记录。除了这个也要多看一些书,不能做这方面的知识盲,如果你什么都不了解的话,那进来的风险就比较的,就跟股票一样,我不懂股票我就进来炒,那样赔的几率就比较的。另外也是要借助一些专业人士的帮助,我们也会帮助一些藏家,他们在断定不了的时候,会请我们的专家去帮助他们判断,去给一些参考意见什么的。而且作为艺术品投资来讲,我是不建议把它作为一种致富的手段,基本上还是一种在你达到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之后,如果有闲情、闲钱再去玩一玩这个会比较说。
价值中国:首先这方面的知识储备还有兴趣都是非常必要的。那就是作为投资来讲,有房地产投资也有证券、股票的投资,还有艺术品的投资,那您认为作为投资者而言,应该怎么做好资产组合的配制?
吴沁:我觉得如果让我来配制的话,我会把房地产和股票占50%,艺术品占50%,因为实践证明了艺术品是抵挡通货膨胀最有效的方式。房地产应该是有经济特征的,经济发展到某一个阶段,房地产的认为控制力是比较小的,不太理性的一种吧。股票跟房地产也差不多,因为有很多的方面也是相互的影响的,或者是相互有借鉴性的。比如说我们遇到了金融危机,或者是大的调整的话,那么房地产和股票会首当其冲的受到影响。艺术品现在的市场比较多,我们有中国市场有海外市场,还有大的小的这种直接的、间接的这种交易平台。中国的艺术品到现在来说有很多的上亿元的拍品了,但是跟西方的来比,我们的价格还是远远落后的,而且我们的精美程度也绝不亚于西方的艺术品。所以作为我们来看,艺术品的增值潜力还是很客观的,所以在我配制的情况下,还是会加大艺术品投资的力度。
价值中国:那在您个人或者是你们机构的藏品当中,你可以向我介绍一下你们的藏品规模,或者是您觉得最有价值的藏品吗?
吴沁:我们的藏品规模如果说翡翠的话价值上千万的应该有一些,大概有个几十件吧。如果是瓷器的话,明清瓷器我们的精品保守点来说,也会有上100多件吧。还有其它的字画,因为在不断的购入,我们本身这么多年的积累,藏品还是比较丰富的,因为我们现在的客户群越来越大了,我们也会在市场上合适的时候,有合适的机会,我们也会再购入,还要再继续购买。
价值中国:在做这个行业的过程中,您遇到过什么困难吗?或者说您认为做这一行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吴沁:这一行最大的难点也是要分不同的时代,我在最开始2003年、2004年介入的时候,大家还对真伪没有特别大的争议,首先还是考虑到增值的问题。作为我本人来讲,我介入这个领域的难题还是专业性的问题,怎么样我成为这个行业内的专家,只有我自己懂了,我才能让我的客户们去信任我,在整个的运行过程中,尽量少的去走一些陷阱、弯路还有迷宫。基金的运作方面来看,遇到的问题也是有很多,现在有很多的客户太急,急于在一年、两年把资产翻两翻或者是几翻,赶紧拿这个钱去买房,买了房赚了钱再来做艺术品投资,这个是我们需要给他们做一个慢慢的引导。因为大家可能本身对艺术品的时期不太明白,作为我们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来说,我们需要来引导一下大家。还有一个基金是我们能够做到非常诚信化的服务,这个诚信是立足这个市场的很重要的一点。因为大家现在第一说拍卖市场也不可靠了,古玩市场也不可靠了,我们现在应该信谁呢?不可能每个人都先变成专家再去投资,那太累了。我们希望我们这个机构一方面有专业的专家,资深专家、鉴赏家,还有学术界的教授,同时我们也有金融行业的分析师什么的,能够做到诚信和专业去给大家服务,这个也都是去逐渐的加强,逐渐的去散开影响的。
价值中国:对于一般的投资者来讲,他们要做这个艺术品投资的话,最好还是通过艺术品基金,通过这样一个机构来帮助他们控制这种风险是吗?
吴沁:对,这种是最有效的控制方法。如果自己感兴趣的话,可以从一些不伤及到自己的生活水平的价位开始,因为你要是一动辄上来马上想撞一个开门红有一点不太靠谱,除非运气特别好,这个就很难说了。一般的工薪阶层、白领来说,我还是建议要是女性的话,还是珠宝是最好的,因为自己也很喜欢,另外就是翡翠。其实翡翠还有黄金这些,也都是有一些资本介入了以后,它的价格才涨起来的。从我们的统计来说今年的秋季拍卖以后彩色珠宝碧玺还有红宝石、蓝宝石、翡翠涨价都很高,倍数增长的都很快,也是因为资本的介入,就跟前几年炒普洱一样。现在也有人在置疑,艺术品拍卖会这么多亿元的拍品,凭什么值那么多的钱。首先这个价值不是说这个作品的本身,本身是一个基数,还有一个是市场需求的基数。这各个方面就促成了它的这个价值,我们不能说是因为这个价值到了,然后所有的都是泡沫,都不可操作了,也不应该这么考虑。泡沫也应该是看等级的,看程度是多少,现在作为我们业内人士来说,大量的资本还没有进入艺术品市场,之所以没有进入,尤其古玩这块进不来,就是因为真假,太难区分了,大家都保不准,有可能他们投资进来会全军覆没的,他们慎之又甚。这个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怎么样去引入更多的资金去进入这个市场。现在这个市场首先是规避了一部分资金盲目的介入带来的泡沫,但是同样我们也希望带来更多的资金进入这个市场,才能够把我们国粹的东西,在国际的艺术品市场上的价格能够达到它应该有的价值,两方面来说是挺矛盾的。
价值中国:你们会怎么样去吸引其它的资金来进入你们这个基金呢?
吴沁:目前来说我们吸引的基金基本上还都是一些有实力的机构,还有一些先富起来的这样一些企业家,像浙江、温州、山西这些地方的企业家,他们除开自己的矿产资源还有自己的商业之外,除了楼市之外,他们还有钱再去做这些投资,也比较感兴趣这些,对中国文化也有一些传承的理念。我们也不是所有的有钱人都会吸纳,我们同时也会考量能不能跟他正常的沟通,这种价值的沟通。
价值中国:在你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选择标准的,不管对于散户还是机构来讲?
吴沁:对。
价值中国:是有一定的门坎的?
吴沁:对,如果没有门坎的话,如果单纯的把它作为金融衍生品这种,我们现在还没有涉及到,可能陆续会有,因为我们希望受众面会大一些,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个人希望参与。像年轻一些的,我刚才说了女士,女士就会偏向于珠宝类,比如说翡翠这些,当然你也是要借鉴专家的指引,因为玉石市场也是很难区分的,真真甲甲也是很难判断。另外还有当代艺术品,比如说新锐派的画家,我们签约的也有,我们会陪着他一起成长,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的画风逐渐的风格成熟,他的作品的价值也在不断的上升,我们的投资收益也会不断的增加。在这段的过程中,如果新进入行业的,比如说我们家里面新装修的小房子需要一些点缀,可以花到比较匹配的价值去收藏到。包括我刚才也提到了旁类的一些,比如说紫砂、邮票还有一些具有典型特征的民族艺术品,这些都是挺好的。
价值中国:你们会对要进入你们基金的散户或者是机构有挑选的机制吗?
吴沁:也不能说有机制,这个更多的是在于意向的沟通,我们能聊的来了,大家的理念基本上大的方向一致了,求同存异我们也不可能做多什么方向都比较匹配,基本上80%大家都能够站到一条线路上,和他的思路也都比较靠近了,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合伙人或者是一起努力的这些的选择。
价值中国:那最后的一个问题就是您认为作为艺术品投资这个行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它会起到什么样的促进作用呢?
吴沁:我希望是能够为中国文化或者是华夏文化的传承起到应有的效果作用吧,刚开始我也说了很多,没有以前就没有我们现在,我们现在之所以走出去有很多世界上的认同,中国的典型的龙,还有你们的陶瓷什么的,这个典型特征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财产。作为我们这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任何一段历史都是由一代代传承的。我们现在利用我们的智慧还有借鉴历史的智慧,怎么样去把它融合起来,让它发扬光大,不要留传到我们这一代了去流失。贪古不富、识古不穷,最简单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了解了过去,才能更好的看到将来,就是有一种大局观看,而不是说以点看点。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这五千年的文化做了很深的祭奠,这很深的祭奠如果我们没有好好的继承的话,我觉得是相当的遗憾,包括我看多的云冈石窟,那么多的风化的那些,你看多很壮观。但是那些佛像已经被风化的面目全非的时候,我内心站在那里确实有忧伤。我跟我同去的朋友说,我真的想去哭。他们问我为什么想哭,我说因为我没有能力去保护它。而且当时我们去大同,那一路上给我们的感慨也是,那个地方虽然经济很好,也有很多有财富的人。但是那个路况,通往云冈石窟的路况实在很糟糕。而且当地我觉得也没有采取特别有力的措施把它保护起来,你像敦煌是多么伟大的佛教的圣地,当我们去了以后,现在也是有极少的东西留存。我们是希望一方面对文化很活的理解,第二方面很好的发扬,第三方面去让我们现代的人生活的更好,让我们的精神价值与世界能有一个长久的对话。
价值中国:你们这个机构未来短期或者是长期的计划是什么?
吴沁:我因为之前的几年基本上都是在香港,而且在海外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有华人的地方,从华人这个圈子开始的。当然也有很多当地的国外的友人,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的,我们做了一些品鉴会什么的。我们很快在北京会有两个俱乐部,艺术品俱乐部或者是会所落地。落地了之后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活动,让更多的喜好这个的,不管你是喜欢观赏的还是喜欢收藏的,都可以有一个场所去交流,让更多的人有一个耳濡目染的机会。我们在这个月的28号、29号马上有一场翡翠专场的展出,在一月份的时候会有几场字画的展出,在春节以后我们会有几场瓷器的展出,精品瓷器的展出我们有策划。还有类似的笔会,书法家、画家的笔会也会有我们陆续基金的完善还有成立。
艺术品投资:从古至今的穿越
评论
编辑推荐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