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生生的德育


活生生的德育

喻建国

 

一位七十年代的学生造访,每年中秋节之前,这位学生都会送来一盒月饼和两瓶红酒,不仅是在现在这种物品供应十分充裕的年代,难能可贵的是在以前物品供应还非常匮乏的时候。

我们聊了一阵之后,我请他和我一起上best  buy选购照相机。乘公共汽车之前要过一条马路,恰逢红灯,这时因为绿灯通行方向无车通行,而且历时较长,很多人就开始在红灯面前,自然地过马路。

“我的儿子经常会提醒我,不要随意穿越红灯禁行的马路。甚至有时候,在极其无关的马路上,我在红灯照耀下已经跨出了过马路的步子,可他就是愣愣地站在原处等待绿灯。”在我们等待绿灯来到之前,这位早年的学生跟我娓娓地谈到他的儿子的交通修养,并且在语气中满满地透出为之骄傲的感情。

他的儿子也是我的学生,八年前我还在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任教,他的儿子也在这所学校学习,当时我专门抓了学生的交通行为,而且把它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除了在学校的重要广播中进行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教育之外,还在学校的值勤班实践活动中加进了这样的内容:每天早上在学生密集到校的时间段,约半个小时,有固定岗四个设在海防路陕西路口,有两个固定岗设在海防路陕西路东面的人行道上。这些站岗的学生负责指导全校师生在这一路口和路段跨越道路的交通行为,要求全校师生严格执行交通法规,并倡导“只在绿灯明亮时才通过人行横道线跨越马路”。对于未能按照交通法规过马路的学生进行一定的教育,如将这些学生的名字记下,交给所在班级的班主任进行教育,对屡犯的学生,学校德育处进行专题教育,对特殊的屡犯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或心理调适,几年如一日,日久见功效。

四年前我在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任教,还参与学校德育工作,我也以学生交通行为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也获得一定的效果。记得有一次我和当时的校长在一次闲谈中,他对我讲了这么一句话,至今我还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坎上。

“我的女儿常常在我过马路时提醒我,要在绿灯明亮时沿着人行横道线过马路,老喻,你的德育果真有道理。”他的女儿是我在五四中学任教时的学生,他对我说这段话的时候,他的女儿已经大学毕业并工作多年了。在她的女儿求学期间,我也曾经以合法的交通行为的培育作为德育的一个载体,踏实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德育要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应该是在学生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德育必须切实地用这些学生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东西作为教育的载体,这时的德育方才是实在的有效的。德育决不是玄乎虚乎的东西,如果德育成为玄乎虚乎的东西,就一点生命力也没有了。

绿灯明亮了,我和早年的学生沿着人行横道线穿越了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