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这个问题,可能有的业主会说,造价低了不是好事吗儿?为什么还要讨论这个问题呀?
有这样的思想,本身就是一个装修想法理念上的误区,比方说,如果真那么不想花钱,那还装修家居干什么呀?
其实,家居装修,就要花销一部分合理的钱,从而创造一个更舒适与美观的生活环境。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业主没有限度地想省钱,最后导致设计师在设计时缩手缩脚,效果肯定要打折扣的。
看看下面这些不想花钱的误区吧。
⑴ 拼命压价适得其反
一般来讲,最好在装修前做好预算,对该花的钱事先有个“谱”。
确定了一个合理装饰费用投入之后,接下来的事就是对装饰公司的报价进行砍价了。
在砍价过程中,业主一定要注意适可而止。因为现在正规装饰公司的毛利润都是有一定底限的,如果业主将装饰工程总造价砍至装饰公司接受不了的时候,装饰公司只能放弃。
如果这样低的价格还有其它公司能接受,那这个公司或许只有在报价和材料等环节上耍花招,以求相应的利润回报,最终受害的仍是消费者自己。业主在审查报价单时,一定要注意仔细阅读,要留意所要求的装修项目是否已全部提供。例如,有没有漏掉隔断、门等。其次,在装修中最怕业主只关心装饰公司的总报价,而忽视了一些细小的东西。如果总报价不包括业主的全部项目,到最后还会超出总的预算,这些漏掉的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业主不仅要多增加开支,而且还要受制于人。
另外,如果过分压低价格,会使施工队产生“逆反心理”。在装修材料的等级和施工质量上大打折扣。比如使用非环保的大芯板,虽然价格降下来了,可环保指数也随之下降。
⑵ 低价高质不太现实
不少业主计划投资不多,对装修质量的要求却很高,因此对工程质量及材料提出不合理且过高的要求,造成与施工队的争执,有时还会发生冲突。
其实,对于任何施工队伍来说,低价优质都是做不到的。而对家装消费者来讲,要求低价优质也是不现实的。
业主小林就对这个道理深有体会。
在开始选装饰公司的时候,小林原本没打算在造价上太计较,只是想把工程作细就可以了。没想到,当小林到家装市场转了一圈下来后,发现基本相同的装饰项目,不同公司的报价还真有较大不同。禁不住想省钱的心理,小林最后选择了一家报价最低的公司。
等工程开工后,小林发现这个公司进的材料基本不属于正规品牌的,所以没有多少质量保证。再看看他们施工的用具,也和那些大公司的有天壤之别。于是小林找到装饰公司的负责人进行理论,结果,人家说,一分钱一分货,给你报的价格就是这种材料和工艺的,如果想要好的材料和工艺,当然也可以,但工程造价可就要提高了。
小林一气之下,就撕毁了和该公司的合同,把他们撵出施工现场。当然,单方撕毁合同,小林是要付一些违约金的。
之后,下林回头考察了一家信誉与口碑都还不错的公司,尽管其价位便高一些,但小林有了上次的经验,还是选定了这家公司。
工程完工后,看着远比第一家公司高级的材料和施工质量,小林由衷地感叹:低价高质不太现实实在是不现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