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物語--张学良为何改信基督教


张学良为何改信基督教



        东北沈阳大帅府中,原来有两座庙宇在其中,一为关帝庙供奉着关公崇尚着义气。一为满族的狐仙庙为纪念帅府未被大火烧掉而建的。大伯张学良小名小六子,是因为去当跳墙和尚而取的名,为的是他的身体健康长寿,在佛门中是得到了庇佑,一直信奉着佛教到1950年。

         在台湾软禁时期,宋美玲多次探望大伯张学良,并赠与英文圣经一本,要其利用时间去翻译阅读,大伯在苦闷烦躁的心情中开始阅读及翻译。大伯母赵一荻更是投入于经文中,两人的精神重心全都放在了基督教圣经上。因为已不能和外界连系,这是唯一的寄托,蒋介石发现后又鼓励二人信奉基督教,周日一起在教堂聚会,并了解大伯之心态,要其撰写悔悟书。但大伯是信了基督,但不愿修改悔悟书,最后是由别人代笔修改给了蒋介石才平息了这一事件。

         大伯母赵一荻更是因为基督教的缘故才能与大伯结婚了,正常化的关系以及政治的因素,大伯只能与原配离婚后再娶了大伯母,因此大伯母特别感谢基督给了她一份真实的地位与愿望,大伯母至死都不会忘记把耶稣基督放在口中。但大伯从不强迫我们晚辈信仰基督,他认为只有自己知道何时需要一个宗教来解放自己,不论是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回教都好,只要能让心中的愤恨及哀伤放宽的,就是最适合自己的信仰。尤其基督教都称自己为罪人,这是蒋介石最想听的话,但大伯一直是有另一套想法,可是骨子里有着爷爷崇拜关公的义气,这黑白是非也就不说了,晚年告知我东北军加入国民党后仍领着东北奉军的薪俸,一切仍由张家支付,并没有对不起国民党呀!甚至共军抗日时也由东北军支持了不少军援,大伯只有一个想法,不要中国人再自相残杀了,这是大伯张学良在二十八岁时就有的思想,宗教不就是在说明这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