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家酱焖鱼”,在牡丹园丁字街向南
大约50米的位置,靠近邮电局斜对面的那个铁门
那里只是拉起了一个篷子,罩起了大约10多平米的空间
看起来很简陋,很暗,像一个路边摊
但是每到吃饭的时候,总是能看到那里热热闹闹的
不少人在那里喝酒,说话,有时还吵架
我曾经无数次路过那里
但是却好像从没想过进去喝一杯
我第一次走进去,是去年冬天一个下雪的夜里
那天已经很晚了,我从外面回来,又饿,又累
没有别的地方可去,只好去了那里
我去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别的客人
但是篷子里,却热气腾腾的,炉火很旺
我一进去,就有人很热情地招呼,问我吃什么
我说就吃酱焖鱼吧,可他们说已经没有了
我问还有什么,他们说还有砂锅
于是我就吃了一个砂锅,好像是羊肉萝卜的
我还想喝一点酒,可是他们连小二都没有
只有他们自备的,装在塑料桶里的一种酒
我请他们给我斟了二两
从冰天雪地里走回来,在这狭隘的地方
也让人感到很温暖,很舒畅
喝着酒,我观察着这篷子罩起的空间
靠门有两个炉子,一个在左边,有很多灶,是做砂锅用的
另一个在右边,取暖,我就坐在这个炉子旁边
篷子里有三四张桌子
我在门口,最里面另一张桌子也有人
原来是“老杨家”的主人在这里聚餐,团圆
我边吃边听他们闲谈
他们人很不少,慢慢地我也听出了一些因缘
这里有两个年纪大的,是他们的父母,说着中原一带的方言
还有五个孩子,一个最小的是妹妹
另外两对好像是她的哥哥和姐姐,和他们的男女朋友
他们说着家常,说着家乡,说着回家过年
似乎是忙完生意,才在一起吃顿饭
后来我才慢慢听出来,原来今天是那个父亲的生日
难怪他们那么高兴,那么其乐融融
我听着他们说话,感觉到一种仿佛回到家里的温暖
喝完二两酒,我又要了二两
那个“哥哥”帮我斟上,我埋头吃饭
等吃完,正好还有一点酒,我走过去,也祝那个“父亲”生日快乐
也在他们的祝福中,走出来了
那之后,我很久没有去这家饭馆
直到今年春天,一个傍晚
我想找个地方吃饭,路过这里,就走了进去
也是想再到这里看一看
进去后,吃饭的人很多,招呼的人却只有那个“哥哥”
和他的“女朋友”,——看他们那么默契
我才想他们可能不是“朋友”,而是一对小夫妻
原先我以为开店的是他们的父母,没想到原来是他们了
那天我也终于吃到了他们的“酱焖鱼”
味道很香,很重,很浓郁
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此后,我又好长时间没有到那里去
有一天,我从路上走过
突然发现“老杨家酱焖鱼”已经不在了
在那个原址,篷子已被拆去
有人在露天里卖麻辣烫,也是热热闹闹的
我路过那里,有时会想
“老杨”和他的儿女,不知现在去了哪里?
但愿他们还能时常团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