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通讯》随笔(二十)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答题之二:审题要抓住题眼


 笔(二十)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答题

之二:审题要抓住题眼

 

审题要审出试题的“题眼”,棋有棋眼,诗有诗眼,题也有题眼,所谓题眼就是试题的关键词。

 

例一:一道模拟试题:

满清末年,帝国主义的坚船利舰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和现在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这道题的设问、求解是“不同”,题眼是“本质”,“不同”有许多,外在的、内在的,但“本质”只有一个,抓不住“本质”,只回答“不同”是得不到分的。

 

例二:一道生物高考试题

用放了一会儿的菠菜叶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植物叶子的气孔有开启和关闭的功能。

这是一道实验题,实验题的步骤是: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器皿和应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试验结果、结论→结果、结论分析。核心问题是怎么设计?从哪下手?上面这道题的关键词是“放了一会”,把植物叶子的状态隐藏了起来,用一个时间表示状态——“放了一会”,考生必须抓住这个关键词,会把它翻译出来,这样实验设计就有了切口,下面的设计就比较简单了。

 

例三:2009年理综一道试题——第31题,14

某人在持续几天咳嗽后发热,经诊断是细菌感染引发了肺炎。用药后得以康复。回答下列三个问题;

这段材料有三个外现现象:咳嗽发热、肺炎、康复,根本原因是“细菌感染引发了肺炎”这是关键词,抓住关键词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教师在高考复习中一定要训练学生会审题、会审材料,注意题干的表述,总之指导学生学会抓住题眼,抓住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