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初中义务教育之门如此狭窄
公办初中“被民办”,一枝独秀的公办初中六安九中成为了以汇文中学、皋城中学、轻工中学为代表的民办初中的有益补充;免费义务教育几成奢望,六安城区大多数家庭在免费初中义务教育面前可选择机会近乎为零……7月23日,本报记者驱车前往六安,就六安城区市民怨声载道的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费昂贵”问题展开调查。
初中入学费用“很昂贵”
23日下午,小雨,记者面前的单亲妈妈刘女士喜忧参半,喜悦的是,儿子罗灿在自己含辛茹苦培养下,终于要在9月份上初中了,准备在离家500米的六安市皋城中学上学。担忧的是,不知道儿子能不能在皋城中学8月10日的“摇号”中脱颖而出,摇号中了即便缴纳8400元培养费也可以,因为假如摇号不中,可能需要更多的钱才能读书。在住处附近一家药店上班,月收入仅仅1000元的她不理解,为什么上学的程序这么复杂还需要这么多钱,听一个合肥的亲戚说,他们那儿,在家门口上学只要缴纳几百块钱就可以了……其实早在5月份,她就骑着自行车到城区各个学校去摸底了,基本上都是8000元到10000元左右的建校费或者培养费,只有九中要便宜很多,然而九中有点远,儿子毕竟还小,自己一边上班、一边就近照顾他当然更好了……
无独有偶,正准备读初二的张霞(化名),去年荣幸的被皋城中学摇中,学校给出的费用清单是:三年培养费8400元,每学期书本费300元左右,每周六上午补课的费用每学期90元。张霞的妈妈是饭店服务员,爸爸是公司小职员,家庭月收入大约2500元,虽然家中只有一个女儿,但是教育的投入已占到家庭收入的50%,不过他们也感到庆幸,皋城中学的培养费可以分学年付款,这样的优惠政策给家庭生活带来了轻松的氛围……
据知情人介绍,皋城中学确是比较“厚道”的一个学校了,每年都采取摇号的方式,给六安全城区的每个家庭以机会,摇号面前人人平等,只要你被“摇中”了,缴纳培养费和正常费用就行了,假如没“摇中”,还可以参加后面的选拔考试……皋城中学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的暗访时说,今年肯定还是要摇号的,就在下个月的10日,10日下午你们就可以打电话过来确认是否“摇中”,没有“摇中”的话,后面还会安排考试,“你们放心,不管是‘摇中’的,还是考中的,都是我们皋城中学的学生,学校收取的费用是一视同仁的”。 而近在咫尺的汇文中学则单纯以学生入学考试成绩“论英雄”,每年学校都会自主命题给报名该校的所有学生以考试机会, 以2010年为例,考试科目为语文和数学,满分165分。分数在第一等级(150分以上)的需交建校费5000元,在第二等级的(150~140分)需交8000元,其余等级10000元到13000元不等。
公立初中“民办化”危害多
六安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师告诉记者,初中入学学费昂贵与目前六安城区教育呈现“民办教育为主、公办教育辅之”的怪胎格局有直接关系。皋城中学、轻工中学、汇文中学是六安城区民办学校中的三大巨头,除此之外,数得着的还有六安中学、皖西中学、裕安中学等民办学校。而实际上,这六所学校中,只有汇文中学、裕安中学是纯粹的“民办”学校,其中皋城中学和六安中学都脱胎于公办的省级示范高中六安一中,两个学校都是由六安一中校领导和教师为主体组成的股份公司兴办的,属于“公办民助”性质;皖西中学则以相近的模式脱胎于公办的省级示范高中六安二中;轻工中学原是六安城区轻工系统联合举办的一所具有集体性质的中学,如今公司化运作模式明显……除此之外,另有一所晋善中学在“被民办”与“被公办”之间摇摆……
该教师无奈地说,“民办教育为主、公办教育辅之”的怪胎格局直接导致了三个恶果:其一:城区初中教育“无学区”, 免试就近入学成空谈,“因为基本上没有纯粹的公办初中了,只有裕安区有一个六安九中是一枝独秀,但独木难支啊,教育主管部门即便想划学区,民办学校你没办法划,公办学校你都把学生划给九中,不现实也不合理。”“没有其他公办初中可以划了吗?”“倒是还有一个八中,不提它也罢,这个学校目前在校生仅仅30多人,已经处于倒闭的边缘了”;
其二:初中入学费用昂贵,按教育部要求应该“免费义务教育”的,可是在六安实行不了,“可选择的机会太少,免费上六安八中还不如不上呐!”于是,以皋城中学和皖西中学为代表的“怪胎民校”堂而皇之地收费分红了。该教师透露,其实皋城中学是在公办六安一中初中部基础上兴办的,作为省级示范高中六安一中没办法拥有这块“肥肉”,于是在利益面前他们把自己的公立初中“民办”了……其他诸如皖西中学、轻工中学等皆是在相近的利益驱使下“被民办”的。
其三:空壳学校持续增多,一边是公办学校政府投入减少,生源质量下滑;另一边是民办学校原始积累雄厚,事业发展高歌猛进。于是,六安八中、七中、十二中等成为了空壳学校,甚至城区周边的乡镇学校生源也流失到城区的民办学校,成为了空壳学校,学校固定资产和教师资源严重浪费……
重新洗牌以改变怪胎格局
六安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梁咏鸿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六安城区初中教育的一些弊端,且正在逐步改善中。梁咏鸿说,老百姓高价上民办学校时抱怨,我们的公办初中为什么不能办得更好的要求是合理的,但教育主管部门也有教育主管部门的难处,教育主管部门正准备从均衡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做一些工作。
皖西学院姚治中教授认为,初中教育的定位是义务教育,但目前六安城区的初中教育“私立为主导,公办辅之”的格局,本质上把“义务”二字给去掉了,不要说老百姓承受不起了,即便承受得起,也失之于公平啊。
他建议,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教育主管部门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把义务教育市场化这一错误观念纠正,其次在尊重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前提下,采取必要的行政干预,多在“非商业化”方面对民办学校做引导,以避免把学校办成“学店”。
一位长期工作在一线的“老教育”指出,六安城区初中义务教育阶段为什么会出现“无学区”、“费用昂贵”等怪异现象?六安一中初中部、六安二中初中部等优质初中“被民办”是原因之一,政府要在这方面做专门检讨,并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洗牌”式改变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格局。他认为,首先,调整学校规划,让皋城中学等“公办民助”学校承担起免试、就近、免费入学责任,政府给以适当补助,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其次,拿六安九中做典型推广,以六安九中这个点带动几所公办“空壳学校”,再让几所“空壳学校”发展壮大以影响整个六安市区的初中义务教育……他相信,在政府主导下,六安城区初中义务教育的面目很快就会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