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豪华动卧官方上座率几何


且看豪华动卧官方上座率几何

赵志疆

2011年1月11日起,上海与重庆、成都将对开动卧列车,软卧车厢每个铺位都配有独立视频系统,高级软卧更是配有小型会议室。高级软卧成都到上海的最贵票价打了7折后为2330元,堪比五星级酒店房价。(12月29日 东方早报)

时至今日,铁路仍然是绝大多数人出行的首要选择,无非是因其比汽车快捷、比飞机经济,然而,这个所谓“目前国内最高级的卧铺车厢”,实在体现不出丝毫经济性——高级软卧2075元、2330元的售价还只是原价的7折,而两地航班经济舱全价也不过是1500元左右。如此巨大的发差之下,豪华列车究竟为谁所开,难道真如网友所揶揄的那样——仅供不敢乘坐飞机者享受?

毋庸讳言,以中国人口基数之庞大,铁路系统运力紧张的状况客观存在,然而,随着以动车组、高铁等为标志的大提速,火车的速度虽然大为提升,但运力似乎更加紧张了——铁路硬件不变的前提下,每次增开豪华列车都是以消减所谓慢车为代价,而那些车辆原本可以运载更多的乘客。即以此次新增的动卧车为例,全列定员496人,坐席只有区区122个,而且还售价不菲。由于大量的四川、重庆籍务工人员在长三角地区打工,每年春运期间,上海到成渝方向火车票,在加开多辆临客的基础上还是一票难求。可以想象的结果是,伴随着新增动卧车投入运行,一票难求的矛盾将继续加剧,而这似乎并不在铁路部门考虑的范围之内。

众所周知,铁路部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火车提速的终极目的应该是为给民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工具,而不只是为了获取收益。尽管《价格法》和《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都明确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制度;尽管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要求,政府部门对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行政行为决策应当实行听证;然而,在火车票价标准这个关系到绝大多数人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价格听证制度依然遥远得使我们自己都觉得,提出这样的要求简直就是一种罪过。速度与售价齐飞的过程中,铁路部门耳中似乎只有叮当作响的钱币撞击声,而没有公众声嘶力竭的吁求,由此倒也验证了这样一个道理——垄断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不可能以尽可能低的价格提供尽可能多的产品。

高铁早已投入运行之后,其真实上座率曾引起广泛质疑,不少返乡大学生更是选择长途汽车,用脚作出了投票。然而,所有这些在主事者眼中不过是矫情的呻吟——官方高铁上座率相继出炉:150%、180%、90%……诸多版本共同指向上座率高的事实。当铁路部门以此为据反击坊间质疑的时候,所谓“上座率”不过是个荒诞的文字游戏。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几乎就在沪蓉豪华动卧推出的同时,上海至北京的一趟动卧车已取消高级软卧,原因正是上座率不理想。看来,文字游戏终究无法挽回现实的颓势,但不知,此番变故是否能给信心满满的沪蓉豪华动卧一点警醒?

沪蓉豪华动卧投入运行之后,相信官方的上座率很快就将面世,其结果绝对不是公众想象的那么不堪。既然我们既无权左右铁路部门运输结构调整,又没有资格与铁路部门讨价还价,另辟蹊径已是唯一的出路——春运将至,曾经“骑摩托车返乡”、“步行返乡”等悲情的场景再次不合时宜地浮现眼前,谁叫咱“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呢?